第84章 诡异熟悉感的大唐时空观影(一)(2/2)
就在这时,画面一转,来到一处精致却不失雅致的宫苑。
一位身着常服,气质温柔,长得花容月貌的睿智的妇人正在修剪花枝。
太子年纪看起来比前面画面里多了几分稚气,显然这画面发生的事情,在前一画面之前。
他正坐在她对面,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母后,今日与父皇议政,儿臣又险些与父皇争执起来。”太子叹了口气。
林后放下银剪,亲手为儿子斟了杯茶,声音柔和却有力:“昭儿,你可知你父皇为何总是‘拦’着你?”
太子抬头,有些不解。
林后微微一笑:“他非是拦你,而是在为你试错。
他坐在那个位置上,看到的不仅是策略本身,更是策略执行中可能出现的万千漏洞,以及朝堂上下的暗流涌动。
他若觉你策论有隙,你便回去,写出至少十种最可能出现的意外,并附上应对之策,证明你思虑已周全。
届时,他岂有不准之理?”
太子眼神一亮,如醍醐灌顶。
“做事不要一味苦求,而是用行动证明,你不仅看到了目标,更看清了路上所有的荆棘与沟坎。”
林后的声音温温柔柔的,可话语却充满着智慧与温情。
“治国,需要的不仅是锐气,更是算无遗策的沉稳,与直面失败的担当。
你要让你父皇看到的,不仅是‘你想做什么’,更是‘你能承担什么’。”
光幕前,大唐太极殿外,一片死寂。
被迫退位、心境复杂的武则天,死死盯着光幕中那个与她身份相似,却选择了完全不同道路的林后,第一次失态地喃喃出声:“她……她竟然……”
后半句话噎在喉中。
武则天看不懂,却大感震撼。
张柬之等大臣面面相觑,他们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惊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向往。
原来,权力的交接与父子关系的处理,竟能有如此和谐、充满智慧的方式?
……
最后天幕展现了林后的晚年。“理朝·思宁太后 清晖园农事苑”
已是太后的林思宁,布衣荆钗,蹲在皇家苑囿清晖园开辟的试验田里,仔细察看新培育的稻穗。
已成年的皇帝带着百官,像小小学生一样跟在她身后,认真听她讲解不同稻种的习性、抗旱能力与产量。
稻浪金黄,映照着这位太后满足而平和的脸庞。
后来史书记载:林后林氏思宁,曾于此地,为天下人,种下能多活万民的粮食。
长安夜空中,看着这一幕,一片死寂。
然后,不知是谁先开始,人群中传来了低低的啜泣声,那是被最朴素、最伟大的力量所感动的泪水。
武则天站在殿外,寒风吹拂着她苍白的头发。
她看着镜像中那个与她走了完全不同道路的林后,嘴唇抖动了下,却是什么都没有说出口。
她一生用权谋、铁血和无上勇气,打破了时代的桎梏,登上了权力的巅峰,与整个男权世界为敌。
换来了一个皇位,却也留下了无尽的争议、子女的悲剧和身后的孤寂。
而光幕中的那个女人,她没有称帝,她选择了另一条路。
她以皇后、太后之尊,用智慧融入而非颠覆,用教育滋养而非压制,最终,她将权力的影响力,化为了泽被苍生的实际功德。
夜空中的光幕渐渐淡去,最终恢复正常。
但这一夜所展现的另一个可能,那“诡异相似却又截然不同”的镜像。
已如同一颗种子,深深埋入了大唐每一个见证者的心中,尤其是那位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女皇心中。
这面天幕照见的,不仅是两个王朝的歧路,更是两种女性力量的终极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