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生子晋封贤妃,废后拉扯进行中(2/2)
思宁轻轻抚摸着儿子柔软的脸颊,泪水不由自主地滑落。
“怎么哭了?”唐治温柔地为她拭泪。
“臣妾是太高兴了。”思宁靠在他怀中,“感谢上苍,赐予我们如此健康的孩儿。”
皇帝封思宁为妃的旨意,前朝的长孙无畏和褚遂原,一开始是想反对的。
但两人商讨了一下,觉得他们后退一步,让陛下顺利晋封林昭仪为贤妃,弥补对方。
那么陛下也后退一步,废后和废黜德妃份位的事,暂且作罢。
他们在皇帝唐治面前并没有明说,但觉得陛下听懂了他们的暗示。
唐治面上笑容更温润了。
什么听懂了?
他只是个资质平庸的皇帝,乖乖巧巧的听话皇帝,怎么可能听懂了?
他只听到两人对他封宁儿为贤妃一事不反对。
于是,在思宁正式接到晋封贤妃旨意后没几天,前朝又开始掀起废后和废黜德妃份位的风波。
而这回,长孙无畏和褚遂原依旧不同意,激烈反对,但皇帝唐治压根就没想过两人会同意。
他找上了武将势力核心代表徐世忌。
朝堂上文武不和,或者说不能太和,皇帝才会觉得安稳。
作为追随先帝的老臣,徐世忌就很懂这个道理,所以被陛下找来询问对于废后一事的意见时,他只回答:“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
陛下想废后就废后,将废后问题从国家大事的范畴,划归为皇帝的私人家庭事务。
在法理和道德上剥夺了长孙无忌等外朝大臣干涉的权力。
表面上中立,实际上是对皇帝意图的明确支持。
他代表军方,选择了站在皇帝一边,而不是站在关陇贵族集团一边。
至于说跟着长孙无畏和褚遂原等文臣,联合起来反对陛下,绝对不可取,这回刺激到陛下以为朝堂上所有人都不可信,已经联合在一起了。
势必会引起陛下激烈对抗,血洗朝堂。
再者,他作为太宗陛下凌云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追随唐理皇室的元老之一,他很在乎坐在皇位上的人,是姓唐,还是姓王,亦或者姓萧……
王皇后和萧德妃这般明目张胆的排除异己,把控陛下的子嗣,有朝一日若陛下不在了,那势大的关陇势力会不会再次挟天子以令诸侯,逼迫理唐皇帝禅让退让?!
前车之鉴太多,不得不防。
就算最后结果没坏到这种程度,但他也可以预见,若再不压制关陇相关势力,来日的朝堂上,必将是关陇士族的天下。
他们这些庶族武将们,大多出身不高,就是自己也是出身富户而非高门,依靠战功获得地位。
他们与长孙无忌等贵族文官并非一个圈子,甚至存在利益冲突。
如此关键时刻,不支持陛下打压关陇士族,还等什么时候。
随着徐世忌这位军方大佬的表态,皇帝唐治越发的坚持废后,并且磨刀霍霍向支持王皇后和德妃的关陇士族。
比如,顾命大臣褚遂原及其身后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