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 第389章 卸甲归朝九

第389章 卸甲归朝九(2/2)

目录

众人凑过来看,果然在箭匣底部看到了一层深色的磁石,对古人的巧思啧啧称奇。

随着一个个精妙机关被拆解分析,军械营 “五虎上将” 脸上的激动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默然与落寞。

他们皆是营州乃至大明顶尖的工匠,毕生钻研军械制造,此前还对复制诸葛连弩抱有信心,可此刻面对真品的巧夺天工,才真切感受到自己与古代匠圣的差距。

岳朋长叹一声:“枉我们自诩能工巧匠,与武侯的设计相比,简直是班门弄斧!”

黄大锤、田大哈等人也纷纷点头,神色中满是自愧不如,这诸葛连弩的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对实战需求的深刻理解,绝非简单仿制就能复刻。

谭威看着众人的神情,知道这份震撼将化为他们精进技艺的动力,心中对军械营的未来更添期待。

五虎上将的目光紧紧黏在诸葛连弩上,仿佛被磁石吸引,久久不愿移开。

谭威见状,故意用激将法问道:“这连弩虽精妙,但以你们五人的本事,能否仿造出来?”

岳朋猛地回过神,眼中燃起斗志,拍着胸脯保证:“都督放心!给我们两天时间,定能造出一模一样的仿品!”

黄大锤、田大哈等人也纷纷附和,此前的落寞早已被不服输的劲头取代,他们虽自愧不如古人,但也不信自己连仿制都做不到。

谭威笑着点头,随即提出改进思路:“光仿制还不够,我有个想法,把箭匣设计成可快速拆卸的样式,让军士随身携带三四个备用箭匣,射空一个就能立刻更换,这样就能实现持续射击,大幅提升实战火力。”

五虎上将闻言一愣,随即眼前一亮,这个思路虽新奇,却切中了连弩实战中的痛点。

田大哈摸着下巴思索道:“可拆卸箭匣不难实现,只需在箭匣与弩身连接处加装卡扣装置,既能固定稳固,又能快速拆卸。”

岳朋当即应道:“都督这个改进太关键了!我们一定在仿制时完成这项设计!”

接下来的两天里,军械营灯火通明,五虎上将带领核心工匠日夜奋战,拆解、测绘、锻造、装配,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他们对照真品反复调试机括,测试箭匣卡扣的灵活性,终于在两天后成功仿造出第一批诸葛连弩。

当岳朋捧着仿造弩来到谭威面前时,眼中满是疲惫却又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谭威当场进行测试,只见仿造弩的箭匣装十箭可连续发射,机括运转流畅;有效射程达到八十步,在五十步距离上能轻松穿透普通铠甲,二十步内甚至能射透坚硬的雪花甲片;可拆卸箭匣也完美实现,更换过程只需两息时间。

不过岳朋也如实禀报:“都督,经过极限测试,连续射击七个箭匣后,弩弓的弹簧片会出现疲劳松动,建议实战中最多连续使用五个箭匣便暂停修整,以保证弩弓寿命。”

谭威对此早已满意,笑着说道:“能达到这样的性能已经远超预期!这连弩威力惊人,堪比一员猛将,就命名为‘大将军弩’!”

他看向五虎上将,由衷赞叹:“你们五人能在两天内仿制并改进成功,这份本事可比大将军还厉害!”

随即下令发放丰厚奖金,每人赏赐五十两白银与两匹绸缎。

表彰过后,谭威神色一凛,严肃地说道:“此弩事关圭圣军战力机密,我即刻下达《新式武器保密令》,严禁任何人将‘大将军弩’的设计图纸与性能参数外传,违令者军法处置!”

众人肃然领命。

谭威接着部署:“军械营从今日起全力生产,务必在一个月内造出一百张‘大将军弩’,优先装备亲卫营与艮军先锋部队。同时,立刻制定标准化生产工艺,明确每个部件的尺寸、材质与锻造要求,确保后续生产的效率与质量稳定!”

岳朋等人齐声应道:“属下遵命!”

一场围绕 “大将军弩” 的生产竞赛,就此在军械营拉开序幕,而圭圣军的远程作战能力,也将因这新式武器迎来质的飞跃。

一百张 “大将军弩” 率先分发到亲卫队,虽按五人共用一张的标准配置,队员们依旧热情高涨。

训练场上,军士们围在弩机旁反复练习装卸箭匣、瞄准发射,汗水浸透了铠甲也浑然不觉。

经过一周磨合,百名军士已能熟练配合,一声令下同时发射,千支铁箭如黑云压阵般呼啸而出,密集的箭雨在五十步外的靶墙上扎满箭簇,场面极为震撼。

谭威站在观礼台上看着这一幕,满意点头,此弩不仅适合野战速射,箭雨覆盖的特性更适合城市街巷的短兵交战,届时只需依托房屋工事架设弩阵,便能有效阻挡敌军冲锋。

私下里谭威又不动声色地调走五支 “大将军弩”,让人秘密送往城郊一处隐蔽营地,那里驻扎着他组建的神秘红衣兵部队。

他特意嘱咐带队将领:“让工匠研究在弩箭上加装炸药包,研发可爆炸的弩箭,务必注意安全,不可泄露消息。”

红衣兵本就负责新式武器试验,接到命令后立刻投入研发,一场关于爆炸弩箭的秘密攻关悄然展开。

同期艮军按计划移防羟县,与图尔特部的势力范围遥相呼应。

两支部队在边境设立联合哨卡,互通情报、协同巡逻,漠南防线愈发稳固。

图尔特部也履行盟约,选派二十名精通汉学与草原文化的人员前往营州,其中十人进入地方衙署担任翻译与顾问,另外十人则入驻华龙讲武堂任教,于清更是收拾行囊,准备赴京参加礼部大考,这是谭威为他争取的机会,若能考中,图尔特部将在朝堂拥有第一个正式官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