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卸甲归朝八(2/2)
许安邦连忙拱手行礼:“于长老放心,在下定会竭诚为图尔特部服务。”
于翠山连声道谢,心中对谭威的安排愈发感激。
谭威看着两人相谈甚欢,眼中闪过一丝深意,与许安邦的对接,不仅是为图尔特部解决物资问题,更是为日后布局南方商界埋下伏笔,为圭圣军积累更多的经济力量。
许安邦与于翠山握手寒暄时,盯着对方的面容仔细打量,忽然面露惊色,试探着问道:“于长老。。。您二十年前是否在银州做过货物转运生意?”
于翠山一愣,随即也认出了许安邦,失声说道:“你是当年银州货栈的那个小伙计许二?”
两人相视大笑,满座皆惊。
许安邦感慨道:“没想到二十年后竟能在此重逢!当年您给东南蒙古诸部运货,我在分部货栈当伙计,咱们还一起合作过几笔生意,甚至在回程路上联手击退过马贼,那段日子我至今记得!”
于翠山也连连点头,眼中满是回忆:“是啊,那时候你才十几岁,却机灵得很,帮我避开了不少商路风险。后来我部落与周边部族爆发冲突,无奈之下只能臣服察哈尔部,为他们转运漠南诸部的货物,并非我本意。再后来满清崛起,漠南草原大乱,商路断绝,我们也就失去了联系。”
许安邦闻言点头表示理解:“乱世之中身不由己,长老能坚守本心已属不易。今日重逢是天大的缘分,改日定要请长老到酒楼,咱们好好叙叙旧。”
谭威见状笑着插话:“许老板可要拿出珍藏的女儿红招待长老,这酒配老友重逢再合适不过。”
许安邦连忙应道:“都督放心,我那酒窖里还藏着几坛十年陈的女儿红,就等着这样的好日子开封!”
于翠山拱手谢过,三人又寒暄几句,许安邦便识趣地先行告退,留给众人更多交流空间。
随后谭威提议:“长老一路劳顿,我已在城西安排了一处清雅小院,院内种满花草,安静舒适,您就先住那里歇息吧。”
于翠山却摆了摆手,坚持道:“多谢都督美意,但我图尔特部军士向来与士兵同宿,我身为长老,更应以身作则,就住新营训练场的军营吧,这样也能随时照看部下。”
谭威清楚的明白草原部族的传统,不再勉强,转头对江宏业说道:“那便有劳江将军陪同长老前往军营,务必安排好食宿。”
江宏业应声领命,带着于翠山三人向训练场而去。
谭威则带着文强、刘硕返回府中,此时天色已近黄昏,府衙内灯笼渐次亮起。
刚走进内院,管家便上前禀报:“都督,杜先生与一位姓张的先生已在书房等候多时了。”
谭威心中一动,加快脚步走向书房。
推开门,只见杜风正与一名身着青布长衫的男子相对而坐,那男子面容清瘦,眼神锐利,正是张起灵。
两人见谭威进来,连忙起身行礼。
杜风正率先开口,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都督,事情成了。”
谭威走到主位坐下,示意两人落座,沉声道:“详细说说。”
杜风正没有多言,转头对张起灵说道:“张兄,把东西拿出来吧。”
张起灵点点头,俯身将脚边一个巴掌大的竹编盒子抱到桌上,盒子用细麻绳捆着,外面还盖着一块深蓝色的棉布。
他抬手解开麻绳,掀开棉布,露出了竹编盒子的盖子,动作缓慢而郑重,仿佛里面装着极为重要的东西。
谭威目光紧紧盯着盒子,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审视。
张起灵缓缓打开竹编盒子,里面铺着一层暗色绒布,两张造型古朴的弩弓静静躺在其上,正是失传已久的诸葛连弩。
弩身由深色硬木制成,虽历经岁月侵蚀,仍泛着温润的光泽,机括处的铜件虽有锈迹,却依稀可见当年的精巧工艺。
杜风正上前介绍道:“都督,这便是按您此前嘱托,派张兄前往川地寻访所得。张兄在盗墓一行素有‘坟蝎子’‘地藏王’之称,寻墓掘宝的本事天下少有,这两张连弩正是从一座三国时期的古墓中小心取出的。”
谭威站起身,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张连弩,指尖拂过弩身的纹路,眼中满是赞叹:“看这木材的包浆与墓室残留的土锈,确实是古墓出土的真品。诸葛连弩‘一弩十矢俱发’的威名流传千年,今日终于得见实物!”
他转头看向张起灵,由衷夸赞道:“张兄好本领,川地古墓众多,环境复杂,能从其中完好取出这两张连弩,绝非易事!”
张起灵拱手道:“都督过奖,不过是些吃饭的本事罢了。”
谭威放下连弩问道:“此次寻得宝物,张兄想要什么赏赐?金银绸缎或是田产宅邸,尽管开口。”
张起灵却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激动:“小人不愿要这些身外之物,只求能在圭圣军中立功当兵,凭本事博一个前程!”
谭威闻言眼前一亮,此人有勇有谋,又不贪财,正是可用之材。
他当即拍板:“好!便按一等技术革新为你记功,让杜先生安排职务。”
杜风正立刻应道:“属下这就升张兄为军情营队长,负责军中特殊物资的寻访与探查,正好发挥你的专长。”
张起灵大喜过望,连忙跪地行礼:“谢都督栽培!属下定当肝脑涂地,为圭圣军效力!”
谭威笑着将他扶起:“不必多礼,以后你便是圭圣军的‘摸金校尉’,好好干,日后定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张起灵连声应是,眼中满是感激与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