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 第387章 卸甲归朝七

第387章 卸甲归朝七(2/2)

目录

于翠山看到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惊叹,圭圣军的军纪竟如此严明,难怪能在羟县大败八旗军。

吕杭与于清也被这股气势震慑,于清眼中的轻视渐渐褪去,吕杭的脸色也稍稍缓和,心中暗叹谭威治军果然名不虚传。

寒暄过后,两军合并一处,向营州城进发。

谭威骑马走在队伍前方,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图尔特部骑兵,他们虽装备精良,却不知实战水准如何。

为了试探一番,谭威突然对身旁的蔡狗剩下令:“亲卫队,纵奔而行!”

蔡狗剩高声应道:“得令!”

随即挥动马鞭,五百亲卫如同离弦之箭般纵马向前冲去,马蹄扬起阵阵尘土,气势如虹。

于翠山见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对身后的图尔特骑兵喝道:“兄弟们,跟上去!别让圭圣军的弟兄们看轻了咱们!”

图尔特部骑兵素来以骑术精湛为荣,听闻号令,纷纷催动战马紧追不舍。

两支部队在官道上展开了一场无声的较量,马蹄声、呼喝声交织在一起,尘土漫天飞扬。

可惜因距离营州已近,路程较短,没多久便看到了城门的影子,这场比拼最终未能分出胜负,但图尔特骑兵的骑术与耐力,也让谭威暗自点头认可。

进城后图尔特军按照安排,暂驻在新营训练场。

许多图尔特军士毕生从未见过如此规模的大城,刚踏入营州城门,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目瞪口呆,营州城的道路皆是按照谭威参与设计的图纸修建,宽阔平整,纵横交错,两旁还挖有排水沟渠,布局科学合理。

道路两侧商铺林立,绸缎庄、粮食铺、铁匠铺、药材行等应有尽有,橱窗里的货物琳琅满目,摆放得整整齐齐。

街上行人往来如梭,有挑着担子的小贩,有牵着骆驼的西域商人,还有穿着校服的学童,整个城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一名年轻的图尔特军士忍不住拉住身旁的同伴,指着远处高耸的钟楼惊叹道:“你看那楼好高!还有街上这些商铺,咱们桃山谷里连见都见不到!”

另一名军士也连连点头,眼中满是羡慕:“听说这些都是谭都督来了之后才建成的,难怪于长老说要跟圭圣军联合,要是咱们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就好了!”

军士们的议论声传入于翠山耳中,他望着眼前繁华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

图尔特部的大本营桃山谷,地处偏僻之地,因满清与蒙古部落的阻隔,对外联系十分困难,仅靠两条崎岖狭窄的秘道与外界相通。

这导致谷中物资极度匮乏,盐巴、药材等必需品常常断供,军士们生病时只能靠草药偏方治疗,百姓们也过着紧巴巴的日子。

正是这种艰难的处境,让于翠山下定决心与谭威联合,只有借助圭圣军的力量,打通对外通道,获取充足的物资,图尔特部才能真正摆脱困境,长久生存下去。

想到这里,于翠山看向谭威的背影,眼神中多了几分果断。

首次会晤在营州府衙大堂举行,谭威与于翠山分坐主宾之位,吕杭、于清及圭圣军核心将领分列两侧。

寒暄过后,于翠山率先开口,神色严肃地说道:“都督,我图尔特部愿与圭圣军结盟,但有三项要求还请都督应允。”

谭威颔首示意:“长老请讲,只要不违背大义,我必尽力促成。”

于翠山说道:“其一,结盟后图尔特部需保持军事与行政独立,内部事务不由圭圣军干涉;其二,双方共同打通漠南至中原的通商之路,共享商路收益;其三,圭圣军需定期向图尔特部提供盐巴与药材,以解物资匮乏之困。”

谭威听完,略一思索便应道:“这三项要求合情合理,我都答应!图尔特部保持独立是应有之义,通商之路开通对双方都有利,盐药供应更是结盟基础。恰好陈六子近日运来一批盐,正是为此次合作准备的。”

于翠山闻言大喜,连忙起身拱手:“都督爽快!有您这句话,我图尔特部定与圭圣军同心同德!”

吕杭坐在一旁,虽仍面无表情,眼中却闪过一丝意外,显然没想到谭威会如此痛快答应条件。

随后谭威让人领着于翠山三人前往城外的物资仓库。

刚走进仓库,三人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仓库内堆积如山的盐袋整齐排列,白花花的海盐在灯光下泛着光泽。

旁边的货架上摆满了封装好的药材,从常见的甘草、当归到稀缺的麝香应有尽有。

于清伸手摸了摸盐袋,又拿起一包药材,脸上满是难以置信:“这么多盐和药材,足够我们图尔特部用好几年了!”

于翠山看着这些物资,眼中泛起泪光,他终于明白,与圭圣军结盟不仅是战略选择,更是图尔特部的生存之道。

与此同时,营州知府张定理正召集城内官员议事。

他手持谭威的手令,沉声说道:“都督有令,让城内一千户人家今日午时前煮好饭菜,送到新营训练场,招待图尔特部军士,务必让他们感受我营州的军民鱼水情!”

一名官员问道:“大人,一千户人家做饭,费用如何节算?”

张定理答道:“都督已下令,所有帮厨人家的费用由官府补贴,食材务必新鲜丰盛,绝不能亏待了客人!”

官员们齐声应道:“属下遵命!”

随后迅速分头行动,有的负责统计户数,有的前往市集采购食材,整个营州城忙碌而有序。

张定理虽无突出的才学,却以办事稳妥、体恤民情着称,在营州任职多年,声望极高。

他亲自坐镇府衙,协调各项事务,确保每一户人家都能按时完成任务。

百姓们听闻是招待盟友,又有官府补贴,纷纷积极响应,家中妇女们挽起袖子淘米洗菜,男人们则忙着劈柴生火,整个营州城弥漫着饭菜的香气。

为了进一步坚定于翠山的归顺之心,谭威还决定在营州最好的松鹤楼设宴款待三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