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只要是这片大陆的人,都是辽东的(2/2)
眼下的局面,并非是因为战争的失利,也没有留下丝毫的遗憾。南北差距太大,他们只是慢了一步而已。
入府,就座!
诸葛亮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缓缓开口道:
“想必诸位也明白我的来意,此次正是为劝降而来!”
话语落下,整个大厅陷入了一片死寂,半天却并无人回应。
最后,还是张昭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疑虑和不甘:
“既为劝降,辽东将如何对待我主,我等江东人又该如何安置?”
在场的众人,心中都怀着和曹操一样的期待,渴望着某种奇迹的出现。
想要详细了解劝降的条件,在这些人中,恐怕只有张昭这批文臣最为急切。
诸葛亮的目光落在张昭身上,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然后直接拿出了和袁绍类似的处理方案。
江东之人心中都明白,这意味着孙策仍然可以保留吴王的地位,甚至有机会独立建国。
然而,他们将失去江东的百姓,被迫离开这片熟悉的土地,成为段尘对外的藩属。
面对这样的条件,他们真的还能接受吗?
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矛盾和挣扎,未来的道路变得如此模糊不清。
还是张昭,他站了出来,面色有些激动,自袁绍被灭之后,他的心情是绝望的,而当袁绍被立为附属国的消息传来之后,他的内心宛如云开见月明。
以往的任何疑虑,也都即刻消散掉了。
“没有了江东百姓,那吴国还是吴国吗?”他的心中翻江倒海,思绪万千。
和谈的念头在他脑海中不断盘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轻易妥协。
相反, 只有不断地站出来与诸葛亮讲条件,才有可能说服孙策。
“士兵可以编入军队,精锐保留,这是我辽东的底线!”
诸葛亮的声音铿锵有力,只见他接着道:
“无论如何,凡是在这片大陆上的,东到高句丽乃至倭人,西到西域各国,南到南蛮各地,北到草原蛮族,这些百姓都会成为我辽东百姓,都会融入我大汉,未来成为汉人,成为辽东国人!”
在神话三国世界里,由于体系的强大,百姓想要生育孩子变得异常困难。
一对夫妻往往最多只能有三四个孩子,而像古代那样在温饱之后生育数个甚至数十个孩子的情况少之又少。
这似乎是一种自然的规律,越是生活条件优越,体系强大,社会发达,人口的限制反而越大。
也是因为如此,这些年辽东的人口增长虽然有所起色,但那也是在生活条件改善、各项生育补贴实施之后的结果。
实际上,大部分的人口增长是通过外民内迁实现的。
想要仅仅依靠本土生育,在短短几十年内实现人口的大爆炸,基本上是不现实的。
因此,哪怕段尘并没有过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诸葛亮也心如明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