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罪臣出牢笼(1/2)
京师,宣阳门内一处僻静的宅院。
这里比陆恒那座破败的司隶校尉府还要萧索几分。
皇甫嵩身着一身半旧的布衣,正立在院中。
他手中握着一柄无鞘的铁剑,剑身在冬日惨白的天光下,泛着一层灰暗的光。
他没有舞剑,只是那么站着,整个人就像一尊风化了的石像。
一片枯叶打着旋儿,悠悠飘落,恰好停在他的剑尖上。
他手腕微动,剑尖轻轻一颤,那片枯叶便悄无声息地化作了两半,向两侧飘散开去。
眉宇间那股挥之不去的郁结之气,却未曾散去分毫。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伴随着一道尖利刺耳的嗓音,打破了小院的死寂。
“圣旨到——!皇甫嵩接旨——!”
一名面白无须的宦官,在一队禁军的簇拥下,捏着一卷黄绢,昂首挺胸地走了进来。
他那双势利的眼睛飞快地扫过这破落的院子,嘴角撇出一抹毫不掩饰的轻蔑。
皇甫嵩缓缓转过身,将铁剑随手插在身旁的泥地里,整理了一下布衣,不卑不亢地跪了下去。
“臣,皇甫嵩,接旨。”
那宦官清了清嗓子,展开黄绢,用一种抑扬顿挫的古怪调子念了起来。
“……南阳贼势复燃,祸乱荆襄,朕心甚忧……兹有前中郎将皇甫嵩,宿将之才,忠勇可嘉,特起复为左中郎将,持节,总领荆、徐、扬三州军事,主攻南阳黄巾!即刻启程,不得有误!钦此——!”
院子里,安静得能听到风吹过枯草的沙沙声。
皇甫嵩跪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没有听见。
他持剑的手,刚才在泥地里留下的那只手,还保持着插剑的姿势。
“皇甫将军?接旨啊?”
那宦官念完了,见他没反应,不耐烦地催促了一句。
皇甫嵩这才如梦初醒般,抬起头,脸上满是错愕与不敢置信。
他机械地伸出双手,接过那卷沉甸甸的黄绢。
“臣……领旨谢恩。”
宦官完成了差事,捏着鼻子,一刻也不想在这晦气的地方多待。
他甩了甩袖子,仿佛要掸掉沾染上的穷酸气,阴阳怪气地丢下一句:“皇甫将军,圣恩浩荡,您可得好自为之,别再辜负了。”
说完,便领着那队禁军扬长而去,脚步匆匆,像是生怕被这院子里的霉运缠上。
独留皇甫嵩一人,跪在冰冷的泥地上,手中那卷明黄的丝绢,此刻却重若千斤。
就在这时,一名落在队末的禁军校尉,却悄悄放慢了脚步。
他见主队已经走远,立刻转身,几步抢到皇甫嵩身边。此人面容黝黑,眼神却透着一股子精悍,正是当年曾在皇甫嵩麾下效力过的旧部。
“将军!”
他压低了声音,几乎是贴着皇甫嵩的耳朵,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飞快说道。
“您能起复,并非偶然!”
皇甫嵩缓缓抬头,浑浊的目光里透着一丝茫然。
那校尉见他这副模样,心中一酸,语速更快了些:“是新任的司隶校尉,都亭侯陆恒,陆将军!”
“他在陛埋没于尘泥之中!”
说完这番话,他不敢再多做停留,生怕被人发现。
他猛地后退一步,对着皇甫嵩重重一抱拳,虎目中闪过一丝激动与敬重,而后转身,快步追着队伍去了。
小院,再度恢复了死寂。
只有风,依旧在吹。
皇甫嵩的身体,却在微微发颤。
陆恒!
陆恒?
这个名字在他混沌的脑海中炸开,驱散了所有的迷茫与错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