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残破洛阳城(2/2)
陆恒的目光越过这些衣着光鲜的朝臣,望向他们身后的皇城。
宫墙巍峨,并未受到战火波及。
但守卫在宫门前的禁军,一个个却面有菜色,身上的甲胄也显得宽大,显然是饿了许久,士气更是低落到了极点。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个从宫门内探头探脑的小黄门,他们服饰华丽,面色红润,看向城外这些浴血奋战的将士时,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倨傲和挑剔。
仿佛在他们眼中,这些拯救了整座城池的军人,不过是一群粗鄙的丘八。
这一幕,让陆恒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何进热情地将陆恒等人迎入一处早已备好的府邸,宴席都已经摆开,就等着为功臣接风洗尘。
陆恒以将士疲惫,需整顿军务为由,婉拒了宴请。
何进也不好强求,又客套了几句,便带着人告辞离去。
夜幕降临。
府邸内,灯火通明。
郭嘉为陆恒斟上一杯热茶,轻声开口。
“主公,这洛阳城,怕是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病得重。”
他没有看陆恒,只是望着窗外皇城的方向。
“黄巾之围,如同一场高烧。烧退了,可这病根子,却烂在了骨子里。您看今日那些禁军和宦官,一个饿得站不稳,一个却油光满面。这哪是帝都,分明就是一具外表光鲜,内里却早已被蛀空的腐尸。”
陆恒端起茶杯,指尖传来的温热。
那杯中蒸腾而上的袅袅水汽,模糊了他的视线,也让他脑海中那股击退马元义的兴奋劲,彻底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压抑。
何进那张喷着唾沫的胖脸,九卿官员那句阴阳怪气的“武夫”,小黄门倨傲挑剔的眼神,还有宫门前那些饿得东倒西歪的禁军……
一幕幕,如同走马灯在眼前闪过。
他拯救了这座城,杀退了数十万黄巾。
可到头来,他看到的不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也不是万众一心的振奋,而是一场分食功劳的丑陋盛宴。
跟黄巾军真刀真枪的厮杀,虽是九死一生,但至少光明正大。
而这洛阳城里,却处处都是看不见的刀光剑影,腐臭不堪。
“砰!”
房门被人从外面一把推开,关羽沉着脸走了进来,身上还带着未散的煞气。
“大哥!”他对着陆恒一拱手,声如洪钟,震得茶杯里的水都泛起圈圈涟漪,“那尖嘴猴腮的官员是何人?竟敢当众非议主公!若非您眼神示意,关某必教训他一顿!”
郭嘉闻言,放下茶杯,斜睨了关羽一眼,慢悠悠地开口:“云长兄,你这一刀下去,倒是痛快了。可你知道后果吗?”
关羽一愣:“有何后果?我为大哥争名,斩一狂悖之徒,理所应当!”
“理所应当?”郭嘉轻笑一声,端的是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模样,“大将军何进正愁抓不到主公的把柄,好把这天大的头功揽到自己身上。你这一刀下去,正好给了他口实。到时候他一纸奏疏告到陛是功臣,还是罪人?”
关羽被噎得满脸通红,握着刀柄的手紧了又松。
“哈哈哈!”郭嘉抚掌大笑,随即又看向陆恒,笑意收敛,“主公,云长兄虽是莽撞了些,但那人的话,确实是说给咱们听的。这是敲打,也是试探。”
陆恒将已经有些凉了的茶水一饮而尽,苦涩的味道在舌尖蔓延。
他缓缓放下茶杯,发出“嗒”的一声轻响。
“奉孝,你说洛阳病了。”
他的声音很平静,却让郭嘉和关羽都安静了下来。
“我看,它不是病了,是烂透了。烂到了根子上,只剩下一副空架子,风一吹就倒。”
陆恒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皇城的方向,眼神深邃。
“何进想揽功,宦官想揽权,满朝公卿想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有谁想过,城外的黄巾为何会来?城里的百姓为何会饿死?守城的禁军为何站都站不稳?”
他一连三问,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记重锤,敲在郭嘉和关羽的心头。
“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帝都,救它一次,又能如何?”
陆恒的嘴角,忽然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既然无人来医,那便由我来给它刮骨疗毒!”
陆恒看着窗外那轮残月下的宫殿轮廓,沉默了许久。
真正的敌人,从来就不在城外。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亲卫在门口禀报:“主公,宫里来人了。”
话音刚落,一名身穿青色宦官服饰的小黄门便迈着小碎步走了进来。
他捏着尖细的嗓子,手里捧着一卷明黄的丝帛,对着陆恒微微一躬,脸上带着程式化的笑容。
“陛下有旨,宣征北将军陆恒,明日辰时,上殿觐见,接受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