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禁卫军 > 第427章 光绪逊位

第427章 光绪逊位(2/2)

目录

皮特黄告诉戈辉,还不成熟悉,但是距离成熟并不远了。

皮特黄又带戈辉看了火箭筒,和戈辉印象中的RpG-7还是区别很大的,但是区别也不是天差地别,并没有脱出火箭筒的范围。

皮特黄认真地告诉戈辉,这个火箭筒能用了,为了兼顾威力和射程,我们将口径扩大到2寸(64毫米),最远射程670米,最远精确射程320米,长45寸(1440毫米),重5千克,破甲厚度1.75寸(56毫米),可以量产了,而且我保证制造成本极低,总装备部给的性能指标,都超额完成了。

戈辉观看了火箭筒的射击,检查了目标毁伤程度,最后直接命名10式2寸火箭筒。

戈辉告诉皮特黄,军队很快就会大量采购,要装备到班,采购量肯定会非常大。

上午看完朝阳机床厂,下午去了朝阳技师大学堂。

戈辉见到了校长兼校办工厂厂长黎汉昌,然后见到了改进后的12管107毫米火箭炮。

基本和戈辉印象中的样子差不多,毕竟戈辉曾参与了改进。

戈辉直接拍板,这样就可以了,我会通知军方来测试,一旦通过测试,军方就会大规模列装。这种便宜的重火力,禁卫军最喜欢了。

看完107毫米火箭炮,又去看了喀秋莎火箭炮的生产车间。

简单改装后的风神265战术卡车,和简陋的火箭弹发射架,炮弹不在这里生产,在农场兵工厂的炮弹工厂生产。

目前喀秋莎火箭炮的装备量不大,因为戈辉对射程和精度并不满意,还有就是不便宜。

当戈辉从朝阳技师大学堂出来的时候,下午还剩下很多时间,他又去了朝赤铁路的施工现场。

朝赤铁路是一九零八年五月开工的,是一条双复线铁路,一条货运专线,一条客运专线。由于施工技术的进步,工程机械的大量使用,施工进度很快,计划在一九一二年上半年,建成通车,直达赤峰。

戈辉见了项目经理乌建文,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曾经也是洛华生手下的十大金刚之一,如今已经独挡一面了。

戈辉没什么指示,只是强调了一下,开拖拉机的临时工工资必须当日结,七八九三个月要有高温补贴,十二月到二月要有高寒补贴,每天都是500文。

强调完,戈辉就走了,回到禁卫招待所将军楼时,天色已经近黄昏。

当戈辉在房间里享用晚餐的时候,光绪帝也在吃晚餐,他的皇后和一贵妃十七人,二十三个皇子皇女,和光绪一起吃晚餐。

这样的情况,平日里是没有的,今天是光绪特别要求的。

没有人说话,甚至连咀嚼食物的声音都没有,光绪也不说话,像往常一样用膳。

当光绪放下筷子,所有人都放下了,就连不懂事的皇子皇女也立即放下了,尽管他们还没吃饱。

“以后,我们会经常一起吃饭,像普通人家一样。当然,也只是像,无法真正普通。”光绪没有用“朕”来指代自己。

光绪停顿了一会儿,说道:“明天,乾清宫叫大起,我将有重大决定宣布,你们要有心理准备。”说完,摆手,让众人下去。

光绪起身回御书房,载沣和载涛已经等候多时了。

光绪直接说了,自己要逊位决定。

载沣和载涛震惊得无以复加,立即劝说。

光绪用“我意已决”表明了决心。

事实上,载沣和载涛早就看出大清王朝气数已经尽,说不上哪天就轰然坍塌。

光绪任命载涛,担任皇家禁卫军总司令,全面控制京城城防,全城戒严七天,立即执行。又任命载沣管理皇室资产,尽快转运新奉天。大内侍卫统领兼粘杆处统领阿林山会协助你一起转运。

载沣和载涛兄弟领命离开,在宫门外,两人对视一眼,轻轻摇头,然后上了各自龙旗荣耀轿车。

7月4日上午,光绪帝在乾清宫叫大起。当着众朝臣的面,当众颁布逊位诏书,责令总理大臣袁世凯临时署理朝政。

众大臣阻拦,特别是满族大臣,痛哭不止,但被光绪帝无视。

所有人立即明白,这和北边脱不开干系。光绪每次去北边,回来时都会有一些重大决定,不管你愿不愿意,他都会雷利风行地执行。

这次,宣布逊位也是一样,但是袁世凯等人觉得,这次的决定非常好,好得不能再好。

光绪帝颁布逊位诏书后,直接退朝。

袁世凯核心圈子里的大臣们,立即聚拢在袁世凯周围,问怎么办?

袁世凯扔下“回去说”三个字,转身率先离开。

半小时后,众人聚集在东堂子胡同里的总理衙门。

一众目光定格在袁世凯身上,袁世凯认真地说道:“这是我们的机会,我们现在要做的是配合好陛下,让权力平稳过渡。”

袁世凯的目光依次从每个人脸上划过,认真地继续道:“以后,我们一起强大这个国家,还要超过北边,收回北边。”

“明白,好吧,可以,行,知道了。”众人的回应各式各样,但都没有反对的。

当天,京城广播电台、沪上广播电台、汉口广播电台、羊城广播电台,以及特区广播电视台(还没有电视,但名字先改了)同时发布新闻,光绪帝宣布逊位,朝廷由总理大臣袁世凯临时署理。

举国皆惊,世界震惊。

北京全城戒严,普通人禁止随意走动。

光绪不解释,不见朝臣,不回答问题,不多说一个字,只接见了载沣和载涛,兄弟三人在御书房密谈了半日,载沣当日就坐火车去了新奉天。

新奉天超级环圆心,特区长官府里,孙再芝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光绪逊位了?就这么让出了权力?怎么可能?他尽管不相信,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宋孝仁、黄星、胡又珉、陈添画、朱至信,一起来到孙再芝的办公室,问他怎么办?

反清的目标没了,以后反谁?还有人愿意跟着他们造反吗?要反袁世凯吗?一堆的问题,需要孙再芝决定。

四百平的特区长官办公室里,会客区的沙发上,六个人的目光全部定格在孙再芝身上。

“不管袁世凯做什么,他的核心目的肯定是组建新政府。”孙再芝想了一会儿后,说道:“新政府,我们必须参与进去,袁世凯不可信。”

“问题是怎么参与?”宋孝仁说道:“袁世凯肯定不会接纳我们,对他们来说,我们是反贼。”

胡又珉插话道:“我们还有第二层身份,我们来自北方特区。”

黄星摇头,说道:“特区政府肯定会参与,但是仅仅是参与,只是为了维护特区政府的商业利益,不会有政治诉求,这和我们的目的不一致。”

孙再芝点头,说道:“虽然我还没和戈辉沟通,但我相信,他对长城以南,除了商业利益外,没有其它想法。他太务实了,只做能力范围内的,长城以南的混乱,他决不会碰的。”

“他现在在哪儿?”黄星对问道。

孙再芝摇头,我给总督府打电话了,只告诉我在回新奉天的路上。

那么,戈辉在哪儿呢?在大孤山专线的铺轨现场。

陈奴儿戴着藤编的安全帽,穿着宽大的工作服,挺着明显隆起的腹部,紧跟在戈辉身旁,为戈辉介绍施工进度。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