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我真的只求一死啊 > 第612章 胡言乱语

第612章 胡言乱语(1/2)

目录

“沐公爷说得对,云贵之事不可急于定论。本官深知多有诬告者,游大人勤勉公道,下去后会再核实。”

他还向游居敬道歉。

沐朝弼和一众指挥、佥事都傻了,不明白王大任为何突然变卦,猜测那张白绸或许是杨帆拿住了他的把柄。

游居敬清清嗓子,称。

“士民检举不法是应该的,虽偶有诬告,但行得正就不怕。”

他说大敌当前不可翻旧账,先抵御外侮,等外侮退了,有王大任和杨帆两位钦差在,陈年旧账一并查清做个了断,问众人是否同意。

沐朝弼头大,想不明白王大任为何反水,见杨帆面无表情、眼神深邃,便暗叹一声,称。

“巡抚大人说得对,大敌当前不可翻旧账,一切等打完再说,谁也不许偷奸耍滑,战时不准龃龉,否则军法从事。”

众人齐声遵命。

游居敬抹了抹冷汗,感激地望了杨帆一眼,提议请杨帆给大家说说局势,称他是文渊阁大学士,为追击佛朗机而来,重创过倭寇,深谙当前局势。

众人请杨帆赐教,杨帆点头起身拱手,说。

“本官来云贵是为追捕逃犯索扎,今日之局,关键正在于此。“

他沉吟片刻,接着说。

“索扎在琉球,挟持琉球国相毛龙喧,对我水师开炮,恶行昭彰。为维护我大明威信,不能放过他。可惜当日索扎仗着坚船利炮,逃脱,去了马六甲与佛朗机的美罗会合,唆使莽应龙北犯。”

沐朝弼等人听了很不是滋味,想到索扎横行东海多年,让有势者获利,如今却被杨帆追得狼狈,海商之利也纳入朝廷,心里嘀咕杨帆带三百人来,怕是想夺兵权用云贵卫军,借机控盘云贵推行变法,纷纷偷偷看沐朝弼,希望他出面阻拦。

沐朝弼故作不知,心里却在盘算。

他原本计划利用莽应龙的攻势,借王大任整倒游居敬,控盘后与严家虚与委蛇。

趁对抗莽应龙之际清除异己,牢牢掌控云贵,在永昌卫祭祀建文帝,与杨帆变法抗衡,待裕王登基后废除变法、扫除严党,恢复建文帝时期局面,若朝局有变也可据云贵自立。

但杨帆一来打乱了步骤,让他进退两难,既不敢轻易干掉杨帆得罪嘉靖,又怕杨帆联手游居敬控制大局后拿自己开刀。

杨帆说。

“有人或许会想,本官区区数百人,如何追捕索扎?本官可以告诉大家,这当然不可能。但云贵,是我大明的云贵,我相信云贵卫军,是天下劲旅,必能荡平莽寇。届时,本官就能将索扎捉拿归案。这,要靠各位出力,毕竟索扎,是我大明第一号敌人。”

沐朝弼听着,心头闪过一个念头。

干脆带大军跟杨帆一起去永昌,到了那里就囚禁他,然后通檄天下,逼皇上将杨帆明正典刑,以清君侧之名笼络天下缙绅士人之心,再带领众人祭祀皇太孙,让裕王和严嵩呼应,逼皇上收回变法,若皇上不肯就禅位,届时自己仍是勋臣第一,裕王说不定会封自己为异姓王。

想到这里,他爽朗一笑,称。

“杨大人,你是当今奇才,所主导的变法,让四民受益。如今来云贵,又兼着兵部侍郎,依本公看,不如请杨大学士主持大局,我第一个支持!”

王福、贺安等沐朝弼的心腹立刻明白他的意图,纷纷大声附和,请杨大学士主持大局。

游居敬隐隐觉得沐朝弼可能有什么图谋,却一时想不明白,只好说朝廷有法度,云贵用兵还是该由沐朝弼主持,又问杨帆的意思。

他是在提醒杨帆,别中了沐朝弼的奸计,万一将士不肯用命,杨帆一个光杆司令,根本无法对抗莽应龙,到时候兵败,众人还是得听沐朝弼的。

杨帆方才仔细观察了沐朝弼和众将的脸色,此刻听了沐朝弼的话,已然猜到他的心思。

沐朝弼明着让自己主持大局,可众将都对他唯命是从,自己若接了,根本指挥不动人,只会沦为笑柄;更糟的是,沐朝弼甚至可能借缅人之手除掉自己。

沐朝弼连支持抓捕佛朗机人这种便宜话都不肯说,显然是铁了心反对变法,自己若信了他,那真是白活了。

但杨帆也清楚,在云贵之地,沐朝弼说一不二,手下十来个心腹卫指挥使加起来有七八万兵力,硬碰硬绝无胜算。

这一刻,他在巡抚衙门正堂第一次感到束手无策,后悔没多带些火枪兵和火炮来,否则至少能有几分威慑,如今面对沐朝弼的凶横和其手下铁板一块的将校,竟一时没了办法。

杨帆当即干咳一声,说。

“这不太好,朝廷有法度,巡方御史也在场,本官不好越俎代庖。我以为,用兵仍以沐国公为主,本官从旁当个军师,足矣。”

杨帆这样说,是忽然想到,在西南云贵川一带。

“军师”的名头比什么都管用。

因为诸葛亮——诸葛亮是西南百姓最认同的人物,地位近乎神祗。

把这个光环套在头上,再加上自己的变法早已传遍天下,此地百姓很可能会对自己有特别的亲近感。

届时若时机有利,让游居敬颁下变法政令,民心就会偏向自己,也就不怕沐朝弼乱来。

况且,沐朝弼虽然人多势众,但这些文武官员多年来做了不少恶事,光是在乌撒卫那几天,杨帆就收到了许多状纸,而云南之地,沐朝弼坐拥三百六十座庄园,多半是不受百姓欢迎的。

沐朝弼怔了一下,心想杨帆竟然不要兵权,这样更好,若他接了兵权,日后囚禁他还师出无名,如今他自愿做个无名无分的军师,事情就好办多了。当即笑道。

“所谓‘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杨大学士是少年奇才,这个军师当得!”

众人顿时一阵奉承。

当下议定,次日大军开拔,分两路进军。

一路作为偏师,从元江南下,威胁敌军侧翼;

主力军则从大理南下,到永昌卫驻扎,伺机从麓川出兵,直抵莽应龙的腹地。

当夜,杨帆和李贽正在闲聊,王大任忽然来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