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第276章 王世充僭位称帝 两恭帝同年殒命

第276章 王世充僭位称帝 两恭帝同年殒命(2/2)

目录

不过呢,徐世积之前被李密派去守黎阳,后来很快就接受了唐朝的招抚,还被赐姓了李氏。

唉,这世事无常,曾经风光一时的李密,最后落得这么个下场,真是让人感慨啊。

李渊一直惦记着拿下河东。

之前派刺史韦义节去攻打,结果没成功。

于是,他又命令华州刺史赵慈景和工部尚书独孤怀恩带兵去。

怀恩这一路人马到了蒲坂,防备做得不到位。

河东守将尧君素瞅准机会,突然发兵偷袭。

怀恩一下子就慌了,掉头就跑。

赵慈景倒很英勇,留下来断后,可终究寡不敌众,被抓住了。

尧君素残忍地把他脑袋砍下来,挂在城外。

赵慈景娶的是李渊的女儿桂阳公主。

李渊听说女婿战死,心里很悲痛。

桂阳公主更是哭得死去活来。

她哭着对李渊说:“爹,您一定要给我丈夫报仇啊!”

李渊安慰她:“孩子,你先回家守丧吧。”

同时,李渊催促怀恩继续进攻。

李渊还想到一招。

他打听到尧君素的老婆在长安,就派人把她抓来,送到河东城下,想让她劝尧君素投降。

尧君素站在城墙上,愤怒地大喊:“天下大义,岂是你们女人能懂的!”

说完,他弯弓搭箭,“嗖”的一声,把老婆射倒了。

君泰再次向众人宣誓,要死守到底,坚决不投降。

这决心,就像那巍峨的高山,任风雨如何吹打,都绝不低头。

大家被他的话鼓舞着,都铁了心要和城池共存亡。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麻烦来了。

城里的粮食没了,守兵们心急如焚。

这粮食就像士兵们的底气,没了它,心里直发慌。

君素的部下薛宗,竟然起了坏心思,他刺杀了君素,拿着君素的首级出城投降了。

好好的局面,就这么被他给毁了,真是让人又气又恨。

可事情还没完。偏生那别将王行本,又登上城墙坚守。

他瞅准怀恩没防备,突然击鼓出兵。

士兵们像猛虎下山一样冲出去,一下子就杀退了怀恩。

之后,王行本还派人到别处运粮,来接济城里的士卒。

有了粮食,城里的士兵们又有了精神头。

唐廷知道了怀恩兵败的事,责备了他。

怀恩心里窝着火,开始心怀不满。

他竟然和王行本联络,打算投靠刘武周。

这人啊,真是一点忠诚都没有,遇到点挫折就想背叛。

唐廷很快察觉了怀恩的阴谋,把他调回去治罪,又派了将军秦武通去代替他。

秦武通到了之后,带着士兵们奋力攻城。

经过一番苦战,终于攻下了河东,抓住并斩杀了王行本。

不过,这前前后后算下来,已经过去了两年多。

这两年内,天下可真是乱透了。

四方扰攘,事儿一件接着一件。

吴兴太守沈法兴自立门户,占了江表十多个郡,还自称江南道大总管。

东南那边儿也别想安稳过日子。

之前那些大盗,称帝称王的事儿也常听说。

小毛贼更是多如牛毛,一会儿冒出来,一会儿又没了,数都数不清。

宇文化及退到魏县后,兵力越来越弱。

他埋怨智及没事瞎折腾,白白担了个弑君的恶名。

智及可不认账,两人吵得不可开交,手下的人也都纷纷离开。

化及叹气说:“人反正都得死,要是能当一天皇帝,死了也值。”

这皇帝的滋味,真有那么好吗?

他一狠心,毒死了秦王浩,自己当起了许帝。

可这皇帝才当了半年,就被唐淮南王李神通打败,逃到了聊城。

巧的是,窦建德带着人杀过来了。

化及他们根本抵挡不住,全被抓住了。

窦建德见到萧后,恭恭敬敬地拱手称臣,不敢有半点不敬。

也不知道这萧后会不会领情。

窦建德还立了炀帝的神位,穿着素服为他发丧,把宇文智及这些人砍了脑袋来祭奠。

只有化及被关在槛车里,拉回乐寿砍头示众。

窦建德这人不爱女色。

他把隋家的妃妾都打发走了。

可萧后没地方去,就先让她住在别的屋子里。

后来,突厥可敦义成公主派人来接萧后。

窦建德就把她送出了塞外。

还有炀帝的小孙子杨政道,是齐王暠的遗腹子,没遭什么大难,也跟着萧后去了突厥。

突厥立政道为隋主,还让他和萧后一起住在定襄。

萧后这才安下心来,住了下来。

东都落到了王世充手里。

这人啊,一旦掌握了权力,就容易飘。

王世充也不例外,渐渐变得骄横放纵,不守法度。

没多久,他自己封自己做了太尉、尚书令。

这还不够,又自称郑王,加了九锡。

这加九锡可是有称帝的意思啊。更过分的是,他违背了之前的承诺,把皇泰主给废了,自己当起了皇帝,定国号为郑。

皇太主被降为潞公。

这皇太主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还不到一个月呢,王世充就派人去给皇泰主送毒酒。

皇泰主也挺可怜,他铺好席子,对着佛像行礼,说:“希望从今以后,我再也不要生在帝王家了。”

说完,就拿起毒酒喝了下去。

可奇怪的是,喝了毒酒一时半会儿还没断气。送毒酒的人干脆用帛把皇泰主勒死了。

这事也太巧了,东边的皇泰主杨侗死了,西边的杨侑也死了。

这两兄弟啊,就好像冥冥之中有定数一样,在同一年都去见阎王了。

这么一来,杨家那些称帝的子孙,全都没了。

唐朝给杨侑定谥号为恭帝,王世充也给杨侗定谥号为恭帝。

这俩恭帝在位的时间,还都是两年。

不过呢,《隋书》帝纪里,只记载了恭帝杨侑,没提恭帝杨侗。

这其实是唐朝大臣写史书的时候有私心。

实际上,杨侑已经被废了,是杨侗继承了皇位。

就隋朝来说,杨侗也算是隋朝延续的一线希望,应该被称为隋朝皇帝才对。

算起来,隋朝从文帝篡夺北周皇位开始,一共经历了四个皇帝,总共三十七年。

到这儿,隋史就结束了,南北史也跟着收场。

要是你想知道那些群雄最后的结局,那就去看看唐朝历史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