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混沌传说:铠传 > 第249章 命运于我 混沌之死

第249章 命运于我 混沌之死(1/2)

目录

与星海不同,道藏海显得十分空旷,只有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来回起伏。

那不是如同海浪的翻滚,而是能量的涨落。

在一片灰蒙之中,一点灵光乍现。

整片星海被灰雾填满,如同混沌,在这混沌的雾气深处,一头凶兽在发出低吼。

声音以超越光的速度蔓延在道藏海,被波及的所有生命在同一时间立马失去思维,整片大脑陷入混沌状态。

属于厉空羽的破极之劫降临,用向世界宣告的方式诞生。

此劫之恐怖,仅靠影响就让所有生命的思维陷入混沌。

《庄子·内七篇》最后一篇《应帝王》以浑沌之死为结束。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此劫甚玄,勘破此劫者,有破世界之机。

随着蕴星河注目看去,这一劫若渡过,那么厉空羽相当于提前体验了一次世界级是如何突破的。

六阶世界,纵使宇宙寂灭,他们也能等待下一个宇宙的诞生。

或者说,他们就是下一个宇宙。

雾气蒙蒙,也影响到了楚天风,但同样也是一种机会。

一场给所有被波及生命的机会。

勘破混沌,便能明悟自我,实现自我升华。

人生于混沌,自我意识在知与不知之间。

少时幼子,何时开悟,万众不明,以为一点灵光注入。

谓之:七窍开,混沌死。

人开七窍,认知万物,混沌便死。

而混沌生养意识,开七窍如鸡子破壳。

又有:

南方之帝为倏,北方之帝为忽。

南北者,对立也,倏忽者,短暂也。

而人至年少,以为我之为我。

南北二帝,为知识与认知,我为混沌。

二帝感其恩德,为混沌开窍。

七窍开,而混沌死。

又至中年,二帝为固与执。

固与执,以为好意,暗中为混沌开窍。

然七窍开,混沌死。

人生在世,南北二帝为心与身,意为混沌。

其中身为欲,心为德。

欲在于放纵,德在于克制。

两者常在意中相交。

意接纳两者,身心有感于此,谋报为意开窍。

七窍开,则意死。

修行在世,南北为得与失。

人被得失所谋,身心所制,认知所限,便被二者所控。

混沌便死。

唯有被中央之帝所掌,混沌方生。

灰雾中的凶兽庞大,幽远,与其交战厉空羽占不了丝毫便宜。

虽然一枪穿破世界,却陷于宇宙,在那幽远浩瀚中,厉空羽忽觉己身之渺小。

山虽高,却有顶点,虽无路,却有崎岖。

可天空之上呢?

幽远的宇宙看不见终点,全力一击只有些许波澜。

无力之感涌出,那是生命对于宇宙的绝望。

这下厉空羽总算知道为什么有破极之物,能破极者依旧寥寥无几了。

厉空羽缓缓吐出一口气,没有路,那就造一条路出来就好了。

而对于修士来说,最好的路是什么?

自然是自己的道基。

道是自己对世界领悟的延伸,自然也是破开混沌最好的武器。

凿七窍灭混沌。

道基所化的阶梯没入灰雾,一如厉空羽第一次攀登高峰的云雾般不可计数。

但只要有了路,那么就必定有尽头,他所做的无非是重走自己的路,再一次登上顶峰。

这是一场对于意志的考验,也是对于自我的检验。

在破极之路上,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当厉空羽踏上第一级阶梯时大道鸣音。

一声响破开陷入混沌的人。

而此刻楚天风的身躯也重构完成。

只不过他并未恢复到凝道境,显然先前所经历的一切将他的三观完全撕碎,心中也对奔流尊者的道产生了厌恶。

虽然他亲眼看见了奔流尊者的下场,但那远远不够,他要亲手杀了奔流尊者。

只为再无后顾之忧。

楚天风对着蕴星河恭声道:“再造之恩,没齿难忘。”

说完楚天风对着蕴星河叩首一礼。

蕴星河坦然受之:“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救你吗?”

楚天风不解,蕴星河解释道:“有一个故人希望我帮他找个传承者,不知怎么的,我觉得你特别合适,所以就顺手救了。”

楚天风对于蕴星河的解释显得很懵,就只是这么简单吗,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就只是为了这个。

楚天风有些理解了,至少蕴星河是一个很讲承诺的人。

于是他行了一个拜师礼。

“请前辈传道。”

蕴星河点了点,手中出现一卷发着微光的玉简。

楚天风高举双手接过。

拜师玉清天,求学黄老道。

玉简上刻有草书《太清元道真经》六个烫金文字。

玉简化作流光飞入灵台,楚天风再次叩首一礼。

蕴星河再一张手,另一卷玉简出现。

看着这一枚玉简,楚天风有些疑惑:“太乙劫天录?”

他的疑惑在于这名字给他的感觉并不像玄门正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