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天命风水师林墨的一生 > 第1477章 幽灵方舟的挽歌

第1477章 幽灵方舟的挽歌(1/2)

目录

仲裁舰的探测器在一片虚无的星域中捕捉到异常信号时,林墨正在研究一份来自星渊族的星轨共振图谱。信号微弱却异常执拗,像一根被遗忘在宇宙尘埃里的琴弦,固执地弹奏着同一个破碎的音符。

“信号源定位,”大副的声音打破了舰桥的沉寂,“坐标偏移严重,初步判断是一艘深空方舟,代号‘远航者号’。它……已经失踪了七百年。”

顾昭的译码棱镜射出一道犹豫的蓝光,扫过屏幕上的星图:“更奇怪的是,它的星轨残迹。林哥,你看,它的航行路线不是直线,也不是跃迁跳跃,而是一种……近乎于散步的、缓慢而执着的曲线。它在绕着什么转。”

苏明调出三维星图,一个由淡金色光点构成的、巨大的螺旋结构显现出来。“这个螺旋……能量读数极低,但结构异常稳固。它在吸收周围的星能,维持着自身形态。”

林墨的因果天平在腰间无声地震动了一下。七百年,足以让一颗恒星冷却,让一个文明化为星尘。是什么让一艘方舟执着于此?他下令:“改变航向,我们去看看‘远航者号’的故事。”

——

当仲裁舰靠近时,那艘传说中的星舰终于显露出真容。它并非想象中锈迹斑斑的残骸,而是一艘保存完好的椭圆型巨舰,舰体上覆盖着某种生物与金属融合的奇异甲壳。但它静止在太空中,所有的引擎都熄灭了,唯一的动静,便是舰身上那些发光的“藤蔓”在极其缓慢地收拢与舒张。

“没有生命信号。”苏明的精神力感知探入舰体,“但是……有无数沉睡的意识。非常微弱,像是被困在琥珀里的飞虫。”

林墨带领小队进入方舟。内部的结构让他们倒吸一口凉气。这里不是冰冷的船舱,而是一个由根茎、藤蔓和发光苔藓构成的生态穹顶。穹顶的中央,是一座由活体组织构成的祭坛,上面供奉着一枚拳头大小的、跳动着微光的“星核”。

数百名身着古老长袍的船员沉睡在藤蔓编织的吊床上,他们的生命迹象与穹顶的植物、祭坛的星核以一种诡异的方式共生着。时间在这里仿佛凝固了。

“他们在‘航行’。”一个虚弱的声音突然响起。众人循声望去,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从一堆数据缆线中坐起,他的眼睛是两颗浑浊的玻璃珠,“我们没有死,也没有抵达终点。我们只是……被困在了这首永恒的挽歌里。”

老者自称是“远航者号”的首席天文学家,凯尔。他解释说,七百年前,方舟承载着一个濒临灭绝的文明“歌者族”,为了寻找新的家园而踏上征程。但在途中,他们为了躲避一场维度风暴,被迫进入了一片未知的星轨领域。

“我们触碰到了‘星渊的低语’。”凯尔的眼中流露出恐惧,“那不是声音,是法则的污染。它扭曲了我们的星轨,也扭曲了我们的时间。我们试图修正,却把自己困死在了这个循环里。我们航行,却永远到不了任何地方;我们活着,却只是等待着熵增将我们彻底消亡。”

顾昭检查着祭坛的星核:“它在衰变。一旦星核熄灭,整个共生系统就会崩溃,所有人都会真正死去。”

“但我们不能重启它。”凯尔苦笑,“每一次尝试,都会让时间循环的裂痕加深,把我们推向更深的虚无。”

林墨的因果天平指向那枚星核。他能感知到,星核并非损坏,而是被一股外来力量“锁死”了。这股力量与锈环星区的星蚀病毒同源,却又更加阴险——它不是在破坏,而是在“编辑”这段时空的历史。

“你们的星轨航迹,”林墨忽然开口,“那个巨大的螺旋,它不是在绕圈,它是在‘书写’。”

凯尔愣住了。

“歌者族一定是位伟大的诗人。”林墨继续道,他从星穹图书馆带回的知识在这一刻串联起来,“他们没有试图逃离污染,而是选择用自己的文明作为笔,用星轨作为纸,将这首‘挽歌’记录下来。你们的航行轨迹,就是一首写给宇宙的、关于抗争与牺牲的史诗。”

苏明调出方舟的航行数据,将其转化为声波。一阵苍凉而壮阔的旋律在舰桥响起,充满了无尽的悲怆与不屈。

“但是,这首诗的代价是你们永恒的囚禁。”林墨的声音沉重,“守钥者说过,星轨是文明的日记。你们的日记太沉重,把自己写进了坟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