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文化传承(1/2)
一阵丝竹之声响起,而更让人感到奇妙的是,后世居然有如此精细的步骤。
程阳感觉自己也是吃上了细糠了,这文化传承的风也是吹到了他面前了。
“恭喜你发明了油纸伞!”
古代的手工匠人们一阵迷糊,而后便是惊喜。
他们的手艺在后世并未湮灭,不过倒是可以仔细看看,有无出入。
“如果将生长五年以上的楠竹锯成数段,并通过浸泡溪水溶解掉糖分,来降低虫蛀的风险。
再将竹子从水中捞出,轻刮去外层青皮,裁成长短不一的两种竹条:
长竹条需钻孔开槽,并从其中端削出弧度,应形似小船也被称为船槽;
短竹条钻孔后的第一孔位,需与长竹条凹槽内的孔位对齐,将长短竹条各制作32根,再取出制作好的木质伞头与伞托。
将32根长竹条和32根短竹条用丝线分别固定在伞头和伞托之上,再将两者竹条相连,那么你便得到了伞骨。”
天幕下的人们看着视频中字理清晰的介绍和一步一动作的制作过程,哪怕他们不是那些能工巧匠也能体会出这其中复杂的工艺。
学徒们则是更深层次的感受到师傅教授的良苦用心,后世的制作过程看似行云流水,但若是他们人手上工,便是一个差错也不行。
古时的手工匠人不仅仅是靠自己的手艺吃饭,更是将之视为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这开头看似简单的一把油纸伞,又不知汇集了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
好在,后世也能延续下去。
不少人看着自己手中的技艺,也不知道在快速发展的后世,他们有无传承者。
“随后,你又掏出一节竹子,装在伞骨之上,当做伞杆。
这样,你便可以通过推送伞托来起到伞面开合的效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