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短视频直播:给古人一点后世震撼 > 第174章 找场子

第174章 找场子(1/2)

目录

““可一旦遭遇败仗,那就了不得了,必须是卧薪尝胆,得从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去分析,为什么会败,怎么败的?

不光分析将双方将领的特点、战术、战略、战损比例,最后还要总结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军事背景等诸多因素”,总而言之,就是一定要把场子找回来。”

各朝记载本史以及分析前朝灭亡的大臣们啧啧赞叹,后世当真是所言分毫不差。

打赢了有什么好说的,这不是理所应当,输了自然是详尽得当。当然还有另一种,便是自己还没打那个国家就灭亡的,一口气提不上来势必要史册留名!

程阳若是知道老祖宗的想法,肯定不由自主的会想到被历代边塞诗人写过的楼兰。

明明没什么太大的战斗力,却偏偏让人念叨了千百年,只因为它没等老祖宗去灭,就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大明,朱棣翻遍了史书,才终于找到了一个出兵借口,不,是替天行道,要为大汉皇帝刘邦报仇雪恨。

愉快的定下后权当没看见自家儿子那苦兮兮的脸色,能打一仗就打,可不能百年后到了地下,他没脸见大哥和父皇母后。

唐朝,大唐不论文臣武将,武德充沛可不是说说而已,甚至更有不灭一国不称将军的传说,巨唐的存在对于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来说都是有着深远影响的。

“西域三十六国,为什么只有楼兰有名有姓?

楼兰被记这么久,不仅仅是因为他杀汉使,更是因为他杀了汉使我们还没来得及报仇,他就灭亡了。

以至于诗人还会写下“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愿将腰下剑,只为斩楼兰”流传千古”

百姓们鲜少有读书认字的,更别说历史详尽了,但光凭这几句诗词,他们有一种这楼兰的国家十分强大的感受。

看看,这说的,不破楼兰终不还,多有气魄啊,肯定是国与国之间的拼杀。可,听了后世讲解这诗句的背景后,他们有一种地铁老人看手机的无措感。

好好好,如果这楼兰顺利被自己灭了或许也没那么大的执念了吧。

被天幕吟诵出自己写的诗,有人兴奋有的感慨有人嫉妒,而这更是加大了他们的创作。

可想而知,平行时空的人们或许会背诵更多的楼兰诗句。( ? ω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