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之官场笔记 > 第522章 定标尺

第522章 定标尺(2/2)

目录

王冬冬也接话道:“没错,今年咱们县二十亿资金投下去,后期还有大量国家和省市财政扶持资金投入,是要做长久产业,不是做一锤子买卖。徐书记的思路,都是为了让企业能在陆东扎下根,农民沉下心,把蚕桑养殖产业做大做强。”

周嘉诚低头沉默片刻,他抬眼时,之前的坚持淡了几分,语气也缓和下来:“徐书记,我提这个要求,是担心后续原料供应跟不上我司生产的需求,再一个怕被其他企业哄抢抬价。”

“这点你放心。”徐勃当即回应,“我们可以在合同里明确,县里会划定专门的优质蚕桑种植区,优先保障嘉诚的高端原料供应,价格也按市场公允价锁定三年。同时,我们会建立原料统一调配机制,生丝由县农投公司统一收购后,确保所有入驻企业都能拿到稳定货源,避免恶性竞争。”

说着,徐勃将规划书推回给周嘉诚:“周董看重我们的态度,我们也看重企业的格局。陆东要的是‘抱团发展’,不是‘一家独大’。你要是信得过我们,咱们就按这个思路谈;要是觉得不行,我们也绝不勉强。”

“我再给周总一个承诺,招商几家企业,是由产能和市场决定的,如果贵司一家就能消化陆东县所有生丝,那我们自然不会再招商第二家……”

周嘉诚盯着徐勃坦荡的眼神,忽然笑了,双手举起大拇指道:“徐书记果然有魄力,也够实在!就按您说的来!优质种植区和价格锁定的条款,务必写进合同里,其他细节我们让团队慢慢细化。”

“好!”徐勃笑着点头,“我让王县长明天就安排招商局、县工业园和你们的人对接,省农科院那边我亲自安排和你们对接。”

周嘉诚这才坐下端起茶水抿了一口,脸上的紧绷彻底消散:“早听说徐书记年轻有为、做事干脆,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看来我这趟亲自过来,是来对了。”

徐勃摆了摆手:“是咱们目标一致,都想把产业做好。合作共赢,才是长久之计。”

会议室里的气氛重新轻松起来,周嘉诚开口道:“徐书记,各位领导,原料和成品运输也是关键,不但种植区到工业园区的路还没完全修通,就连到陆东县的国道也是七坑八洼,希望县里能牵头推进下这路网建设和交通改善,如果县里困难,我们这家企业也多少可以承担少部分资金。”

王冬冬在担任陆东县常务副县长之前,就负责县里的基础设施规划和交通建设,当即接话:“周总,路网建设刚好在我们县今年的重点项目里,等嘉诚丝业落户后,我们一定会优先调整施工计划,把这几段路的施工排在优先序位。”

顿了顿,徐勃接着道:“路网建设按王县长说的,优先推进。但我也有个条件,陆东要的是长期发展,嘉诚丝业一旦确定落户,必须要尽快签订合作协议,农户养殖的第一批蚕茧已经着床。”

“嘉诚也别再重新盖厂房了,工业园区内有现成的厂房,是租还是购买,这个由周总和贵公司自己决定。”

听闻此话,周嘉诚眼睛一亮,当即拍手道:“徐书记爽快!这个条件我答应,只要刚刚我们谈的不再变化,嘉诚丝业就融入陆东了。说实话,我之所以单独回来找贵县,就是看中各位领导做事的格局——不搞短期投机,是真心想带着陆东发展。”

“合作讲究双向奔赴。”徐勃握住他的手,笑意真切,“陆东有产业基础和政策诚意,嘉诚丝业有技术和市场,咱们联手,一定能把蚕桑产业做成陆东的招牌。”

王冬冬见双方谈妥了核心条款,立刻拿出刚写好的招商政策细则:“周董,那咱们趁热打铁,我把县里的具体政策和协议框架给您,先签个意向书后,咱们后续再细化落地流程?”

周嘉诚接过细则翻看,连连点头:“好!我这就让公司的法务和项目负责人赶过来,争取三天内把协议初稿定下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