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知否(五十三)(2/2)
吴大娘子也是这样想的,能捞一点是一点,总比给别人的好,那个嫌弃自己的钱多呢。
再一个,现在伯爷可没有以前那样偏心了。
他也许是看见了旻哥儿的聪明,知道梁家的未来压在旻哥儿身上了,对孩子不错,可能也是见面的次数多了,跟孩子比较亲。
墨兰猜测的差不多,孩子从小就跟在吴大娘子身边长大。
伯爷见得多了,见面三分情,自然而然的就多疼爱几分。
还有一个,这这孩子是读书的料,不管什么书,他仔细的读过几遍,就能倒背如流了,还能举一反三的说出里面的各种不同看法。
这让梁伯爷高兴得恨不得开坛好酒庆祝一下,家里出了个会读书的好孙子。
不仅田地庄子,旻哥儿的文房四宝,书房里面的古董瓷器,都是伯爷库房里出来的好东西。
这两天,天气不错,母女两人过一阵子就去郊外的山庄别苑住一段时间。
墨兰想着旻哥都八岁了,可以带着他去拜访庄学究。
在很早之前,墨兰知道孩子是个卷王的时候,就已经跟庄学究打好关系了的。
她有两个店面弄成了点心铺子,庄学究喜欢吃甜食,但是为了他的身体着想,庄师母就控制着他的饮食。
墨兰就做了好几种不怎么甜的点心,给庄学究送了几次,两人本来就有在盛家几年的师生情谊,这不就搭上线了。
师母喜欢刺绣,墨兰就亲手绣了一幅观音像送给师母,两口子都不落下。
墨兰每次去的时候,还把旻哥儿也带上。
聪明伶俐的小孩总是讨人喜欢,特别是做老师的。
庄学究看着灵气逼人的小家伙,还会时不时的考察一下小家伙的功课,这是一个教育者的通病。
看着在自己面前不卑不亢,回答问题逻辑清晰、表达简洁,并保持礼貌与自信?的孩子。
庄学究摸了摸自己胡子,满意的点了点头,孩子聪明,学识的底子不错,家里面的人也没有拔苗助长。
启蒙开始的时候是梁晗教的,后面他开始上班后,就是墨兰教的。
梁晗中举后,就开始托关系找个班上了,几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已经是个六品官员,还算不错了。
他是在孩子两岁的时候,跟长枫一块科考的,一个是二榜的第七名,另一个是第十名。
知道梁晗中榜的时候,吴大娘子的嘴都合不拢了。
富婆的快乐,就是给别人撒钱,让别人感受到她的快乐。
这一天,整个梁府的下人拿到了半年的月例,热闹得跟节一样,上上下下都快乐得不行,除了大房的两口子。
还给墨兰送去了一个马场,觉得这一切都是儿媳妇的功劳。
梁晗知道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说了,熬夜苦读的是自己,怎么收好处的反而是墨兰了。
但是这句话他不敢说出了,就怕看见墨兰的白眼,跟母亲的怒骂。
现在他在母亲的眼里,是越来越没什么地位了。
墨兰知道的时候,还对这个别样的纨绔,挺刮目相看的,后面受到婆母的好处后。
她也不谦虚,自己虽然没有帮忙做什么,但也送了好几次补品呢,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开始的时候,谁都没想到他能坚持下来,不过考上也知道他私底下付出了不少,墨兰鼓励两句。
他上班了也好,总比他出去鬼混强。
吴大娘子跟墨兰两人的兴趣爱好差不多,都喜欢看热闹,还喜欢玩。
旻哥儿就跟着祖母跟母亲在马球场上长大的,两人教出来的孩子,才十岁不到的人,骑着马的那架势,看着就厉害,更别说还有功夫底子在身,上马的姿势看着就利索好看。
每次吴大娘子带孩子出门,那个不是夸了又夸。
伯爷也喜欢带着孙子出门会友,毕竟孩子优秀,自己脸上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