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财色 > 分节阅读 1265

分节阅读 1265(2/2)

目录

目前,随着国产燃气轮机的成熟,国产大型导弹驱逐舰也将在年内开建。可以预见,在第二炮兵和空军已突破瓶颈的情况下,军费资源肯定更多地向海军倾斜,下一个十年,将是海军大发展的十年。

中国海军发展不可绕开的话题是航母,不要说更远的军力投送,中国拥有广阔的海洋经济专属区,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航母都是必须的装备。从目来看,瓦良格号航母正在大连改装,进入海军服役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国产航母也必然开建,这是因为考虑维护和训练需要,要保持最少一艘航母处于战备状态,至少需要三艘航母。但必须看到的是,航母是世界上运作最为复杂的军事装备,作业制度的完善、舰载机飞行员和甲板作业人员的训练均需大量时间去摸索。

参考俄罗斯和法国海军的经验,即便国产航母可以在十年内完全服役,中国航母拥有完备战斗力的时间可能仍需要到十五年。

从近海积极防御的概念来看,二炮、海陆空三军均已基本具备积极防御防御能力,可以将战争范围限制在国境线上或国境线外推五百公里的范围内,但对于所要求的进一步远海积极防御能力,目前尚不具备条件,特别是海军作为一个远海作战军种,由于缺乏航母及相应的大型水面战舰群,并不具备第一岛链以外的基本作战能力,仍属于近海防御性海军。

这也是一种正常的情况,尽管近年来,军费开支一直高速增长,但此前因为文化大革命、及改革开放的忍耐期,中国军力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发展缓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非常巨大,目前仍处于一种补偿历史欠账的状态。

“无论哪个国家,当然也包括中国,在确立本国军事力量的发展方向时都要围绕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的主要安全目标和安全利益这一核心。而如何实现这一标,或者与之相关的其他战略目标,则要依赖于国家的整体科研能力和工业水平,其根本就是这一科研制造体系框架下的经济和人才资源是否充足的问题。”范亨皱着眉头对儿子范无病说道,“无论再过多少年,亚洲地区的海上地理版图都不会出现什么大的改变,但是能源的纷争、国家利益的转移和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调整会使得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版图发生明显的改变,这是必然的。届时中国政府、盟国政府甚至敌对国家对于这些改变的看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做出的任何决定,并间接影响到中国海军未来的建设方向和进程。因此我们有必要先设定出一个可信的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对其中的各项参数变量,未来亚洲地区的海上安全问题,中国海军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中国海军未来的整体实力和作战水平等,加以尽可能准确的评估。”

范无病点头表示赞同,事实上目前海军方面最迫切需要的就是航母编队。

不为别的,就像是如今范氏投资集团在非洲的投资,如果国内有一支航母编队的话,就根本不用担心到时候一些小国家会对国内的企业如何如何,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美国人的各地投资之所以稳如泰山,就是因为他们的全球打击能力世界第一。

再考虑的深层一些,不就是因为如今的美国一共有十二艘现役航母在维护着美国的国家利益吗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阶段性胜利

范氏父子对海军的感情不一般。那是没的说,但是海军方面是否值得下大注投资,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对于范无病来说。

虽然说支持海军发展是好事儿,但是在商言商,范氏投资集团也不可能倒贴多少钱过去,毕竟总是要讲究一个成本回报的,否则的话你算是养私军呢这可是遭忌讳的事情。

但是范无病的心里面也跟明镜儿似的,毕竟自己在海外有相当多的利益诉求,在如今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环境之下,渴求本国海军的庇护,那肯定是说得过去的,因此投资海军绝对是互利互惠的事情。

只不过现在看起来,影响中国海军现阶段发展方向的因素主要有三个,那就是台湾问题、东海主权争端和马六甲海峡控制权。

这三大难题具有许多共同特点,都体现了中国同其他国家的利益冲突,似乎都不存在短期内解决的可能,只能使用海上力量作为博弈的筹码,因此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海军的发展壮大对于最终解决这些问题,至少让问题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是有着直接的影响的。

虽然这些争端可能会引发几国海军舰队对峙的局面。但是爆发严重海上冲突的可能性却似乎并不大,尽管武力解决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十分具有吸引力的选项,但是通过外交途径、第三方调停或多边谈判都能够成为缓解冲突爆发的有效途径,但却无法像使用武力那样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对于中国海军来说,虽然日本和韩国的海上力量都十分强大,现代化程度也很高,但却并非难以对付,因而没有必要太过于重视,真正需要关注的对象其实只有美国海军一家而已。

尽管目前美国海军力量在亚洲各国的海上实力版图中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地位,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一优势还将会继续保持下去,但是中国的海军决策者们仍在努力寻找各种方法有针对性地发展本国海军,以有效吓阻、反击美国的干涉,甚至拉拢美国海军成为己方的盟友。

中国海军的装备现状是比较模糊的一个概念,每年用于海军建设的军费额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到底有多高,是各国公认的评估一国海军实力最显著的指标之一,但是对于中国军费投入的问题,局外人还真看不清楚,即便是身处局内,也颇有一点儿一头雾水的感觉。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中国的国防预算就开始以惊人的速度逐年增长,海军也从中获益颇多,这些庞大的投入在新世纪终于取得了回报。

毫无疑问,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的税收收入将会不断提高,因此中国的国防预算预计还将继续增长下去。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按照西方海军的标准,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建造的这些战舰中。没有一艘具备在现代海战条件下同美国、日本、韩国或本地区其他现代化海军作战的能力。

这些上世纪末下水的新型水面战舰都具有极其强大的反舰作战力量,但是反潜和防空作战能力却都很薄弱。毫不客气地说,面对敌方陆基或舰载战斗机的空中打击,这些战舰几乎没有存活下来的可能,而当执行反潜作战使命时,即便能够成功发现并击沉敌方潜艇,那也只能被视为运气好而已。

新世纪初,海军相继上马了好几个新型战舰的研发项目,这反映出了中国军工造船部门的强大信心和日益提高的工艺技术水平。

但是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九十海军的设备维护工作到底水平如何,人员的训练状况又是怎样的这也是影响海军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