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梦回春秋当大王 > 第232章 许城密谋

第232章 许城密谋(2/2)

目录

轰隆隆——!

并非约定的信号,而是来自西门方向的、沉闷如雷的马蹄声!这声音起初微弱,但迅速变得清晰、密集,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打破了夜的寂静!

“怎么回事?!哪里来的马蹄声?!”城头的叛军内应惊慌失措。

“不好!是骑兵!大队骑兵!”有人尖叫起来。

紧接着,西门方向传来了短促而激烈的金铁交鸣声、惨叫声,以及汉军特有的、低沉有力的号令声!

“汉军!是汉军进城了!”

密室里,公子兰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手中的玉佩“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影枭在阴影中猛地握紧了拳头,眼中第一次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卫宛?!他怎么来得这么快?!”

计划全乱套了!影枭当机立断,对身边死士低吼:“计划有变!强攻县衙,制造混乱,掩护公子从西门……不,从南门突围!”他知道西门已失,只能指望南门尚未被完全封锁。

然而,卫宛用兵,岂会留下如此明显的漏洞?他亲率五百骑兵直扑西门,以绝对优势的兵力瞬间击溃了守门的叛军内应,控制城门。另外五百骑兵则在他的副将带领下,如同梳子一般,沿着主要街道清剿零星的抵抗,并分兵直扑县衙、武库以及……公孙忌的别院!

街道上,战斗爆发得突然而激烈。一些按照原计划涌上街头的叛军死士,迎面撞上了汉军铁骑的冲锋,瞬间人仰马翻。汉军骑兵训练有素,三人一组,互相配合,马刀挥舞间,带起一蓬蓬血雨。叛军多是私兵门客,缺乏正规训练和统一指挥,在汉军雷霆万钧的打击下,迅速溃散。

影枭带着死士试图冲向县衙,却在半路被一队汉军骑兵截住。

这些楚国死士身手不凡,悍不畏死,给汉军造成了一些麻烦。

但汉军结阵而战,弓弩齐发,很快便将死士们射成了刺猬。

影枭凭借高超的武艺,连杀数名汉兵,正要突围,一柄长戟如同毒龙般从侧翼刺来,势大力沉,角度刁钻!

影枭大惊,急忙闪避格挡,正是卫宛亲自杀到!

两人刀戟相交,迸发出一连串火星。影枭招式诡异狠辣,卫宛则沉稳大气,戟法大开大阖,力量远胜对方。

不过数合,卫宛卖个破绽,影枭急于脱身,欺身而进,却被卫宛一记回马戟,用戟杆狠狠扫在腿弯处。

“咔嚓”一声脆响,影枭惨叫一声,跪倒在地,立刻被涌上的汉兵按住,捆得结结实实。

另一边,公孙忌刚刚在城外集结好队伍,就看到许城西门火起,杀声震天,心知不妙。

他还未来得及做出反应,侧翼又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颍川郡尉率领的郡兵及时赶到,对其发起了猛攻。

这些郡兵虽不如野战精锐,但对付一群乌合之众的私兵,绰绰有余。

公孙忌的队伍一触即溃,他本人也在乱军中被一名郡兵一矛刺中胸口,瞪大眼睛,带着无尽的悔恨和不甘倒地身亡。

而在那座隐秘的别院密室,公子兰听着外面越来越近的喊杀声和脚步声,彻底崩溃了。

他瘫坐在地,双手抱头,浑身瑟瑟发抖。

当密室门被汉兵粗暴地撞开,火把的光芒照亮他惨白失神的脸庞时,他甚至没有勇气去捡起掉落在脚边的短剑。

许城叛乱,在爆发的前夜,便被卫宛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扑灭。

主要首脑公子兰、楚细作影枭以及一众参与密谋的原郑国贵族、官吏尽数落网。

城外的叛军被郡兵击溃,或死或降。

翌日,卫宛下令在许城中心的广场设立临时法场。

他身着戎装,端坐台上,面容冷峻。许城的百姓被勒令前来观刑,人山人海,鸦雀无声。

公子兰、影枭以及数十名骨干被押解上台。人证(包括被擒的叛军和搜出的密信)、物证(玄鸟旗、兵器等)一一陈列。事实清楚,罪证确凿。

卫宛站起身,目光扫过台下惶恐、麻木或隐含恨意的面孔,声如寒冰,宣判道:“逆犯公子兰,勾结外敌楚寇影枭,煽动叛乱,谋危社稷,罪不容诛!依《汉律·贼律》,谋逆者,主犯腰斩,从犯弃市,家产充公,夷三族!今奉王命,肃清奸佞,以正国法!行刑!”

命令下达,刽子手手起刀落。公子兰的人头滚落,那双曾经充满怨恨和幻想的眼睛,最终只剩下死寂。影枭及其他骨干也随之伏法。

鲜血染红了广场的青石板,浓重的血腥味在空气中弥漫,强烈的视觉和嗅觉冲击,让观刑的许多百姓面色发白,甚至呕吐起来,也深深震慑了那些心怀异志之人。

卫宛借此机会,在许城乃至整个郑地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洗。

他颁布告示,重申汉王仁德,新政本意为惠及百姓,但对于任何胆敢勾结外敌、图谋叛乱者,汉国律法绝不容情,必以雷霆手段镇压!

同时,他也宣布,因许城叛乱牵连,原定于许城的三年赋税减免政策暂缓执行,待彻底清查无误、确保再无叛逆之后,再行落实。

此举既严厉警告了宵小,也巧妙地分化了民众,让安分守己者看到希望,让潜在的支持叛乱者承受压力。

消息传回江州,姬长伯对卫宛的果决处置大为赞赏,在朝会上对群臣道:“卫宛此举,深得‘宽严相济’之妙。怀柔以安民心,铁腕以镇宵小。经此一役,郑地残余的复国势力可谓遭到毁灭性打击,那些首鼠两端的旧贵族也该彻底死心了。”

随即下令,“擢升卫宛爵位一级,赐金帛犒赏其部众。许城之事,刊印成文,发往各郡县,以为警示!亭长陈胥,忠勇可嘉,破格提拔为县令!”

郢都的楚王接到影枭行动失败、人头落地的密报后,沉默了许久,将案几上的一盏美酒狠狠摔在地上,玉盏粉碎,酒液四溅。

他明白,通过内部颠覆来阻止汉国的策略,在汉国严密的新政控制和卫宛这样的名将坐镇下,已经难以奏效。

他疲惫地挥了挥手,让战战兢兢的细作首领退下,目光再次投向地图上汉国那庞大的疆域,未来的较量,恐怕更多要依靠战场上的正面交锋了,而这前景,此刻看来愈发黯淡。

许城平叛,如同一次精准而残酷的外科手术,切除了郑地最后一块致命的毒瘤。

它用鲜血和铁律向所有人宣告:汉国的统治,并非仅仅依靠怀柔与利诱,更有钢铁般的意志和雷霆般的手段作为后盾。

在这恩威并施、软硬兼施的双重作用下,郑陈之地的归心进程,被强行大大加快了。

暗流虽未完全平息,但表面上的波澜,暂时被强力抚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