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梦回春秋当大王 > 第220章 充城大夫司马伦

第220章 充城大夫司马伦(2/2)

目录

主教离开后,姬长伯站在窗前,望着平都城外的田野。

此时正值初夏,田野里的麦子长势正好,农夫们在田间劳作,一派平和景象。

他想起前世在史书上看到的汉楚争霸——那时的汉朝,靠的是骑兵与车阵,耗时数年才平定楚国。

而如今,有了火器,有了人心向背,或许这场战争,能更快结束。

但他也清楚,前路绝不会一帆风顺。

楚王虽年轻,却非昏庸之辈,有大司农、熊坚等楚国王族辅佐,定会重整旗鼓;大司马手握兵权,若与楚王达成和解,楚国的实力仍不可小觑。更重要的是,其他诸侯也在观望——若汉国不能持续取胜,他们便会转而支持楚国,以长江以南的平衡。

“看来,下一步要拿下申地了。”姬长伯轻声自语。申地是楚国的东部门户,若能夺取申地,不仅能切断楚军西进的通道,还能将上庸以东的大片领土与楚国本土分离。

他走到舆图前,手指从平都划到申地,又从申地划到上庸,上庸作为汉国第一大城,拥有整个汉国最多的人口,即便有贾富这么多年引进人口的努力,但是上庸毕竟是曾经的伯爵上国,千年传承不容小觑。

只有打通上庸和那处之间的广袤土地,汉国才能实现国内的通商流转,而不必看楚国的脸色。

只要稳步推进,善待百姓,瓦解楚国的内部势力,终有一日,甚至汉国的旗帜都会插在郢都的城楼上。

随着鹰嘴涧的大胜,盘龙城之围顺势而解,整个云梦泽的楚军势力十不存一,不成气候,而盘龙城尚且还有一群庸国残党,若是强攻恐落人口实,而且大夫人毕竟还是自己的嫡母,若是撕破脸对自己的名声影响不好。

思索再三,姬子越还是下定决心,先拿申地!

姬子越休整完毕后,姬长伯下旨,命姬子越率火器营、步兵营共两万余人,向申地进发;同时,命大将苴茫率骑兵一万,从侧翼迂回,牵制楚军的援军。

旨意送出的那天,平都下起了一场小雨。姬长伯站在城楼上,看着军队缓缓出城,玄色的战旗在雨中猎猎作响。

而此时的郢都,正陷入一片混乱。楚王坐在王榻上,手中捏着大司马送来的奏折,奏折中说“汉军势大,需暂缓出兵,待整顿军备后再图反击”。

可他心里清楚,大司马不过是想借机保存实力,争夺权力。

“王上,”大司农走进殿内,神色凝重,“汉军已向申地进发,若申地失守,郢都西北便彻底空虚,一旦汉军渡江,我们将无险可守。臣请命,调郢都精锐三万,前往申地驰援!”

楚王抬头看向大司农,眼中满是疲惫:“三万精锐?若郢都空虚,大司马若趁机发难,怎么办?”

大司农沉默片刻,道:“王上,眼下是外患大于内忧。若汉军拿下申地,楚国便会陷入被动,届时大司马即便发难,也无济于事。况且,臣已安排人手监视大司马的动向,若他有异动,可即刻禀报。”

楚王沉吟良久,终于点头:“好,就依大司农所言。但你要记住,这三万精锐,是郢都最后的屏障,绝不能有失。”

“臣遵旨!”大司农躬身领命,转身离去。

殿内再次陷入寂静。楚王走到舆图前,手指点在鹰嘴涧的位置,眼中满是恨意。他想起息夫人临终前的嘱托,让他守住楚国的基业,可如今,不仅申、息二地的兵力折损大半,连郢都也面临着汉军的威胁。

“姬子越……姬长伯……”他咬牙念着这两个名字,心中暗下决心,定要报仇雪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