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吹牛罢了(2/2)
克拉夫琴科院士谨慎地回应:"首座同志,虽然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考虑到他们在《仓颉》上发表的那篇论文...技术路线确实有其合理性。"
"理论和实践是两码事,"科里亚金嗤之以鼻,"你自己不也说过,从实验室小型装置到工业规模聚变堆,至少需要二三十年的过渡期吗?"
"是的,按照常规科研路径确实如此,"克拉夫琴科点头,"但龙国人似乎...有些不走寻常路。"
科里亚金冷笑一声:"这不过是政治宣传,转移国内矛盾的烟雾弹。龙国的经济状况我们都清楚,他们拿什么投入120亿建设这种超级工程?荒谬!"
情报部门的负责人插话:"我们的分析也是,这很可能是一个障眼法。龙国可能在表面上大张旗鼓地宣传'炎龙'工程,实际上却在秘密推进其他军事项目。"
"没错,"科里亚金点头,"加强对龙国的监视,特别是他们的军事设施和科研机构。我要知道他们到底在搞什么鬼。至于这个所谓的'炎龙'二期工程,不值得我们太过关注。"
欧洲,伦敦大学物理系。
着名物理学教授霍金斯正在给学生们上课,话题不可避免地转到了龙国的"炎龙"工程上。
"这简直是本世纪最大的笑话,"霍金斯教授嘲讽地说,"龙国宣称要在十年内建成聚变堆,这就像说他们打算用竹筏横渡太平洋一样荒谬。"
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笑声。
"教授,但他们在《仓颉》上发表的那篇论文确实展示了一些创新的理论,"一位年轻研究生提出质疑。
"理论?"霍金斯冷笑,"任何人都可以在纸上画一个漂亮的反应堆设计,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工程实现。核聚变需要的极端温度、压力和精确控制,远远超出了当前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能力范围。龙国连像样的精密仪器都造不出来,还妄想建造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能源装置?"
学生们再次笑起来,只有那位提问的研究生若有所思。
霍金斯继续道:"更何况,即使是我们和星条国,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也才刚刚触及Q值0.7左右的水平。龙国凭什么一下子跨越这道鸿沟?答案很简单——政治宣传。他们需要一个宏大的科技愿景来凝聚民心,转移国内矛盾。这不过是东方版的'科学神话'罢了。"
星条国,普林斯顿大学校园。
几名物理系的学生围坐在咖啡馆里,正在热烈讨论龙国的聚变计划。
"嘿,你们听说了吗?龙国要在十年内建成聚变堆,"一个金发男生笑着说,"下一步他们是不是要宣布用火箭送人上月球?"
"别逗了,"另一个学生接话,"他们连像样的计算机都造不出来,怎么可能实现核聚变?"
"说真的,"一个戴眼镜的学生正色道,"按照物理学原理,核聚变确实可能是未来的能源解决方案,但技术挑战太大了。等离子体不稳定性问题、材料耐受性问题、能量提取问题...每一个都是巨大的技术障碍。"
"没错,"金发男生点头,"我爸爸在能源部工作,他说我们的专家估计至少需要50年才能实现商业化聚变。龙国人宣称十年,简直就是在讲神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