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二章 朱元璋:朝廷不批准,不得转世!(2/2)
让他们定期来到京师这边,给我大明这里进行上供。
由我大明的便给予一定的赏赐。
不一定非得对等,可以稍微多给一点。
通过这样的办法来拉拢一些,那些部落上面的头人。
当然,这是拉拢的手段。
对于那些不听话,想要通过恶意朝贡,来谋取不正当利益,做得过分的部落,要对他们进行重拳出击。
让他们明白事情该如何做。
不仅只是这些,今后还可以用经济手段,来对其进行控制,
在现有的,和草原部族进行贸易的基础之上,要进行一定的改变了。
要在几个特定的通商口岸,进行贸易。
对于边贸的时间地点,以及边贸的种类,要进行严格的规定。
盐,铁,以及火器等等这些战略物资,要进行管控。
盐,粮食,茶叶这些可以适当的进行流入。
但是铁,以及火器这些却不得流入到草原,不在交易范畴之内。
还要严格的查走私,胆敢走私这等违禁物品的,直接的抓住,重罚!
情节严重的,直接砍头。
画出这样一条红线来。
和那边所进行贸易,要由国家牵头,以国营为主体。
贸易时,可以多多的收购那边的羊毛这些东西。
运回来后,由我大明这边的人,来将其给制作成羊毛衫等诸多物品。
而后,再将一部分由羊毛羊皮制成的成衣等,贩卖到草原之上。
让草原上的人,为我大明养牲畜。”
政治以及军事这些手段很强,但是经济手段,同样也不能忽略掉。
朱元璋在后世,见识了太多的经济手段。
知道这种手段有多么的厉害,多么的重要。
自然而然,不能落下。
而且,他们这一次能够这么快的,这么顺利的将北元王庭给灭掉。
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这经济手段起了作用。
那么这个时候,肯定不会放过。
他这边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提点,改良型的纺织机,已经出现,如今正在扩大生产。
在这种情况之下,将会对羊毛以及相应的其余原材料的需求,大大增加。
若是能让草原上的人,通过羊毛来获利。
那么时间久了后,他们就会更加热衷于喂羊,剪羊毛。
而不是热衷于打仗。
他们提供羊毛,大明这边对他们提供的羊毛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品再卖给他们。
从而可以进一步的赚取他们的利益。
到了此时,蒸汽机的研究也在不断的进行着。
没有丝毫的放松。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看这种情况,只怕用不了一开始所说的五年,三年之内都有可能弄出好用的蒸汽机来。
蒸汽机这东西,那可是一个核心。
除了来制作车辆之外,还可以制作出诸多的机器来。
比如用作磨面,用作矿开采,山运输。
也可以用到纺纱机,以及织布机等这些事情上。
运用上之后,大明这边织布纺纱的事情,会高速发展。
生产力也得到一个极大的提升。
如此,就能让草原之上和大明这边的差距越来越大。
让他们对大明这里,形成越来越强的依赖。
“驿站系统,也要在草原之上建立起来。
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往那边进行发展。
在那里,形成切实有效的驿站系统。
将各个地方都纳入到驿站系统之内,确保朝廷政令能够传达。”
这个也同样是重中之重。
想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统治,没有这么一个驿站系统,是根本不现实的。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在看到崇祯裁员,居然将这个给裁了后,才会那般恼火的原因之所在。
还真就是愚不可及!
裁员裁到了大动脉上。
驿站系统不仅重要,而且所需要的人还多。
关键是这些人,所需要支付的工资,其实并不高。
结果,他却将之给裁了,然后裁出了个李自成。
真要是想裁员,将南京那边的诸多官员给裁撤上一番,也并非不可。
哪怕是再扶持出一个魏忠贤来,那也一样可以。
结果,这些都不敢,偏偏就捡着最好欺负的去动手。
可事实上,这些看起来最好欺负,没有什么反抗能力的人,才是最不好欺负的……
朱元璋觉得,这些还不够稳固。
等到今后,蒸汽机车弄出来之后,在这草原之上给铺设上铁路,那才是真正的稳定。
当然,若大明的科技,能够进一步的发展。
除了现在的燧发枪之外,在将重机枪给弄出来,那草原上也就更加的安稳了。
“今后,咱准备让表标儿,让老二老三老四他们都纳个妾。
就从草原上面,比较合适的部族里面进行挑选。”
朱元璋说出了他的又一项考虑。
这也是拉拢稳定草原的一个办法。
满清那边,这个手段玩的挺溜。
只不过到了朱元璋这边,他准备进行一定的改变。
那就是,只能由大明的皇室来纳一定的草原部落之女为妾室。
而不会让大明皇室这边的女子,往那边去嫁。
还会规定,皇后必须为汉人。
草原上的那些部落出身的人,只能为妾室。
至于说标儿他们这些人,是什么想法……
那还能有什么想法?
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让他们稍微做出一丁点的牺牲,也无妨。
再说,自己家老二媳妇,本身就是那边的人。
徐达微微张了张嘴,不过在这种事情上,并没有多说出什么话。
上位有这上面的考虑也是极好的。
“对于那边,今后也要制定出诸多的律法来。
在一些事情上,可以尊重他们那边的习俗。
但是在一些事情上必须要对其进行限制,根据我汉人的一些律法来,尤其是发生命案。
这些必须要有当地官府来进行处理。
不能让各个部落的头人,以及等人来处理。
不能让部落之中,有太大的司法之权……”
在朱元璋说这些时,吴印等人已经从京师出发,朝山东那边而去。
准备大展拳脚,开始到那里清丈田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