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九章 洲际导弹研发之路(1/2)
如果我们不加快研发进度,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李子腾的这番话让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国防部长张伟皱着眉头说道:“李子腾同志,你说的很有道理。但研发这些先进武器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我们目前的财政状况并不乐观。而且,技术上的难题也很多,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攻克这些难关呢?”
李子腾点了点头,回应道:“张部长,您说的困难我都清楚。但我想说的是,困难虽然大,但我们不能因此而退缩。我们已经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比如新型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研发已经进入最后的试验阶段,一旦成功,将大大提高导弹的射程和可靠性。同时,我们在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气动设计和材料研发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只要我们集中力量,加大投入,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攻克这些难关。”
大统领听了李子腾的发言后,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李子腾同志说的很好。同志们,我们都知道研发先进战略武器的难度和挑战,但我们更要知道,这是关乎国家安全和民族未来的大事。我们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必须迎难而上。我提议,成立一个专门的项目组,由李子腾同志牵头,集中全国的科研力量,加快远程洲际导弹和反舰导弹的研发工作。”
大统领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便响起了一片掌声。各位领导纷纷表示支持,国防部长张伟也说道:“好,我马上组织人员,全力支持项目组的工作。至于带头人吗?既然室子腾提出了的你手上现在也没有要紧的研究了这个研究还是由你带头吧!”自从大统领批准了洲际导弹和潜射导弹的预研计划,这里就变成了兔子国科技攻关的最前线。李子腾也离开了戈壁滩核试验基地,回到了汉阳兵工厂。只见他身穿灰色工作服,站在一块巨大的白板前,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公式、参数和图解。几位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正围着白板激烈地讨论着,不时在白板上涂涂写写。
“李总工,关于多弹头独立制导的问题,我们现在有两种方案……”一位戴着厚厚眼镜,头发略显凌乱的中年科研人员指着白板上的公式说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和一丝犹豫。
“老孙,说说你的想法。”李子腾的目光扫过白板上的内容,语气温和而鼓励。这位被叫做老孙的科研人员名叫孙权,是最近调来汉阳兵工厂的资深工程师之一。
孙权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指着白板上的两组公式解释道:“第一种方案是采用惯性制导加星光修正,技术相对成熟,但精度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他顿了顿,又接着说,“第二种方案是采用我国的太空雷达制导,精度更高,但……”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我们目前的雷达覆盖全球系统还未完成。”
另一位年轻的科研人员小张忍不住插嘴道:“老孙,我觉得惯性制导加星光修正也不是完全没有改进的空间。我们可以从提高星光修正的精度入手,说不定能弥补一些精度的不足呢。”
李子腾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沉吟片刻,说道:“雷达的问题,我会向有关单位协调想办法。现在,我们先集中精力解决惯性制导加星光修正的技术难题。小张说的有道理,星光修正的精度提升确实是个关键点。”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一支红色的马克笔,在公式上圈出了几个关键参数:“这几个参数需要重新计算,特别是弹头分离后的姿态控制,必须保证每个弹头都能准确命中目标。老孙,你和小张负责这部分的计算和模拟工作,其他人继续完善其他相关技术细节。”
“明白!”几位科研人员异口同声地回答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小张更是迫不及待地拿起笔记本,开始记录下李子腾指出的关键点,嘴里还念叨着:“弹头分离后的姿态控制,这个确实是个挑战,不过我们一定能攻克它!”
孙权也露出坚定的神情,推了推眼镜,说道:“放心吧,李总工,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李子腾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对大家说道:“大家辛苦了,这段时间我们都在和时间赛跑,为了国家的安全,为了我们兔子国的未来,我们必须成功!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科研人员们纷纷点头,小张更是激动地说:“李总工,您放心,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不辜负国家的期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