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长安之变(2/2)
裴元峥回头看了她一眼,眼神柔和了些,伸手揉了揉她的脸颊。
“我知道你心疼我,但此事关乎重大,耽误不得。”
“洛阳与长安,就像天平的两端,稍有不慎,就会倾塌。”
他轻轻拨开她的手,快速穿上衣袍,系腰带时动作都带着急切。
“你再睡会儿,我去前院处理完公务,就回来陪你。”
说完,他俯身在她额头印下一个轻吻,转身掀开帐帘,大步走了出去。
寝殿外,夜色依旧浓重。
只有几盏廊灯亮着,映着庭院里的石榴树影。
裴元峥刚走到前院,就看到赵坤守在门口,手里拿着一盏灯笼。
“大帅,您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
赵坤连忙迎上来。
“你既然在此当班,那便随我去书房吧,再把长安的舆图取来。”
裴元峥语速极快,“另外,传我命令,让王猛加强河东各关隘的防御,密切关注长安方向的动静,一旦有异常,立刻回报。”
“是!”
赵坤不敢耽搁,立刻转身去安排。
裴元峥站在廊下,望着远处洛阳城的方向。
夜色中,城墙的轮廓隐约可见,像是一头沉睡的巨兽。
他知道,平静的日子不会太久了,长安那边的风暴,很快就会刮到洛阳。
而他,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
与洛阳的紧张氛围不同,长安李世民的书房里,却是一派灯火通明。
李世民坐在书桌后,手里拿着一封书信,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书桌对面,坐着他的谋士房玄龄,手里捧着一杯热茶,目光落在书信上,神色凝重。
“玄龄,你觉得杨侑那边,有几分把握能说服?”
李世民放下书信,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房玄龄放下茶杯,沉吟道:“杨侑虽年幼,却也知道杨侗在洛阳登基,若是贸然在长安称帝,会落下‘分裂江山’的骂名,所以他一开始定然会拒绝。”
“但他毕竟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心性不定,只要咱们晓之以理、动之以利,再加上一些‘助力’,他未必不会心动。”
“哦?什么‘助力’?”
李世民挑眉,饶有兴致地问道。
房玄龄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唐王(李渊)已经让人去联络长安的勋贵了。”
“只要杨侑答应称帝,那些勋贵愿意联名上书,拥护他为正统。”
“另外,咱们可以承诺,等平定了洛阳,就让他真正执掌朝政,不再受任何人牵制。”
“这些还不够。”
李世民摇了摇头,手指在书桌上轻轻敲击。
“杨侑最担心的,是成为我们的傀儡,重蹈先帝的覆辙。咱们得给他一个定心丸。”
“ 比如,让他亲自任命几个朝中大臣,再把部分兵权交给他信任的人,让他觉得自己真的能掌控局面。”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当然,这些都是表面功夫。”
“等他真的称帝了,那些所谓的兵权、任命权,还不是咱们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