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第一次烧制(1/2)
过了约莫一个时辰,老王才气喘吁吁地一屁股坐在地上,也顾不得地上的潮湿,用袖子抹了把额头的汗水和泥点,长出一口气:“总算……总算是弄好了!少爷,您验验?”
周桐、小桃、小十三和孔大几人闻言都围了过来。只见在院子角落一处特意清理出来的空地上,垒起了一个约莫半人高、形状有些类似倒扣瓦罐的小小土窑。
窑体用黄泥混合着些许草茎仔细糊就,看起来颇为坚固,只在侧面留了一个小小的、同样用泥巴做了个简易门闩的方形投料口,顶部则留了一个手指粗细的透气孔。
因为只是试验,这小土窑规模很小,估计也就能放进去十来斤煤的样子,好处是若真烧起来,升温和后续处理都会快很多。
注:古代烧制木炭或尝试处理煤炭的简易土窑,通常呈馒头形或罐形,追求结构简单和密封性。
用黄泥混合草茎(增加结构强度和抗裂性)糊砌是常见做法。留投料口和顶部小孔是为了控制空气进入和烟气排出,是焖烧工艺的关键。
周桐仔细绕着这小土窑转了两圈,又蹲下身检查了一下泥缝的密封程度,还特意让孔大点了根细树枝,凑近那些缝隙处看看火苗会不会被吸进去或者有风吹出来——这是检验漏气与否的土办法。
反复确认了几处关键连接点,火苗都稳稳当当,周桐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嗯,密封性看来不错,老王,手艺没丢!”
老王却没什么得意之色,反而一直紧张地四处张望,估量着距离。旁边的孔大忍不住好奇问道:“那个……老王,你看啥呢?这地方离住人的屋子少说也有十几丈(约三四十米)远了,而且这后院空旷,通风极好,够安全了吧?”
老王一脸心有余悸,连连摆手:“不够不够!感觉还是太近了!你们是不知道,等过几天开窑的时候,那味道……嚯!可真不是人受的!万一有点闪失,一阵风把那毒烟吹过来……”
小桃在一旁听得咂舌,觉得老王有些夸大其词:“王叔,是不是太夸张了?不就是几块黑石头嘛?”
“夸张?”老王像是被踩了尾巴,声音都提高了八度,脸上露出后怕的神情,“你是没经历过!
当年在桃城军营,我们一群大老爷们儿也是啥都不懂,只觉得冬天在外面弄太冷,不如把窑搭在伙房旁边那个放杂物的棚子里,想着到时候把门窗都打开,通通风就行了……结果呢?等到第五天开窑的时候,我的娘诶……”
他绘声绘色地描述起来,仿佛那惊险的一幕就在眼前:“我们想着差不多了,也没等窑完全凉透,直接就动手扒开……好家伙!里面闷着的煤炭‘轰’一下就复燃了!窜出来的火苗差点把眉毛给燎了!这还不算,紧接着就是一股子又辣又呛的黑灰扑面而来。
那味道……比烧湿柴禾难闻一百倍!又像是硫磺,又像是……呃,反正没法形容!当时离得近的几个兄弟,包括德柱那憨货,当场就被呛得眼泪鼻涕横流,咳得撕心裂肺,差点没背过气去!要不是周……咳咳,要不是当时有人反应快,赶紧把我们拖到上风处,怕是真的要出人命!”
小桃听得张大了嘴巴,满脸不可思议:“五天?!要等那么久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