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远赴燕京杀杜充(1/2)
姚瑶为了劝降杨再兴,从潇贺古道的宝剑寨,离开杨再兴。她并没有回到莫邪关,而是半途之中,在三岔路口,转道而行,直奔东北方向而去。
姚瑶打定主意,为了让杨再兴归顺朝廷,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引以为荣的父亲,姚瑶要舍身成仁,去做两件大事,那就是斩杀汪伯彦和杜充,将两人的人头,放到杨再兴面前,那时杨再兴,就再无怨言,只能归顺朝廷,和岳飞联手抗金报国,也只有这样,才能为杨邦义老将军报仇雪恨。
姚瑶一路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只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就于中午时分,赶到了徽州祁门县。打听到汪伯彦老宅的住址,然后找了一家客栈,休息了一番,补充了体力。
眼看夜色已深,姚瑶起身,简单吃了一点东西,就回到客房。眼看已是子时已过,姚瑶换好衣服,手提宝剑,跳窗而出,离开了客栈,直奔汪伯彦的老宅。
姚瑶闯入汪伯彦家中,闪身进入书房,此时汪伯彦正拿着中书省委任池州知州的黄碟出神,姚瑶一声娇喝,“奸贼,你祸国殃民,残害忠良,今日就是你的死期!”,话音未落,汪伯彦的一颗人头,就被姚瑶斩落。
姚瑶将汪伯彦的人头,装入一个牛皮袋子,出了书房,纵身上房,消失在夜色之中。汪伯彦的家人,听到动静过来查看,只见到汪伯彦的无头尸身,人头却已不翼而飞。顿时汪家老宅中一阵大乱,随后只能报官捉拿凶手。
姚瑶取了汪伯彦的人头,出了池州,继续往北而行,直奔下一个目标,那就是前建康城守备杜充杜公美。
当初正是杜充,在汪伯彦的威逼利诱之下,调走杨邦义身边的兵力,让杨邦义独守空城,结果死战力竭遭擒,惨死在金兀术之手。杜充为此事也是后悔不及,自己听信了汪伯彦,结果却让汪伯彦摆了一道,将自己陷入了两难境地。他不敢逃往临安,知道皇上不会饶恕一个败军之将,独自逃回的罪责。不逃,金兵杀入建康,自己也难逃一死。
眼看建康失守,汪伯彦又弃他不顾,杜充只好逃出建康,结果走投无路,最后只能选择投降。
杜充降金之后,先是归到完颜宗翰的治下,结果完颜宗翰很是瞧不上他,杜充郁郁不得志,甚是苦闷。好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了金兀术。金兀术倒对杜充颇为赏识,将他弄到自己身边,还让他做了相州知州,后来又改任燕京三司使。
此时的燕京一带,早已经是金国的管辖腹地,姚瑶为了刺杀杜充,不惜深入险地,进入了燕京一带,准备寻找机会,杀掉杜充。
但是要想刺杀杜充,可不像杀汪伯彦那么简单。因为杜充不但在金国统治之地,而且还是金国的官员,他的府邸,都有金兵把守,戒备森严,就是杜充出行,也是前呼后拥,士卒侍卫一大帮。姚瑶跟踪了多次,始终找不到机会下手,令姚瑶有些心急如焚,她担心时间拖的越久,杨再兴那边可能再起变化。
这一日,姚瑶又在跟踪杜充。发现杜充进入府衙处理公务,过了一个多时辰,杜充的轿子,就匆匆出了府衙,直奔城外而去。而且姚瑶惊异的发现,这次杜充可能走的匆忙,竟然没有带多少侍卫,只是四名头戴斗笠面罩的四名贴身侍卫随行,而且有人还提着一个食盒,拿着香烛纸码等物,像是出城祭拜。姚瑶不由心中暗喜,总算等来了机会,可谓皇天不负有心人,于是姚瑶就悄悄跟踪着杜充的轿子,出城而去。
姚瑶跟着杜充的轿子,出了城,走了五六里路之后,杜充的轿子,沿着一条小路,走入了一片树林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