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急针(1/2)
余少云又惊又喜,忙道:“快去偏殿,请太医前来诊脉!”
吟芳连忙应声,刚转身要走,殿门却先被轻轻推开。
御医院孙院判领着今日值夜的方太医与李太医走进来,躬身道:“臣等参见皇后娘娘,娘娘万安。”
“免礼,你们快来看,方才大殿下的手指动了,他莫不是要醒了?”余少云急切追问。
孙院判上前为萧烁诊脉,片刻后回道:“娘娘,殿下脉息虽仍细弱,却较午时所诊‘浮而无根’多了几分濡劲,气血流转已见缓和。方才指动,实为‘筋脉渐舒’之兆,此乃脏腑机能渐复之象,已是难得的转机。”
方太医在旁补充:“臣观殿下胸廓起伏,一刻钟间得二十八息,虽浅促却匀整,已无昨日‘息数紊乱’之态。肺主气司呼吸,此乃肺气渐定之征,于沉疴而言,已是稳住根本。”
李太医亦道:“臣以银针试殿下眼睑,虽未得瞬目之应,却察得睫下筋肉微颤。此为心神未散、知觉将复之兆。臣等已依‘温养脾胃、益气醒神’之法更易方剂,加了党参、茯苓以助运化,待汤药服下,假以时日调养,殿下定能渐次好转。”
余少云垂在身侧、原本紧握的手缓缓松开,眼底忧色稍减:“多谢三位大人悉心诊治,若烁儿能平安痊愈,本宫定会上奏陛下,为你们请功。如今既有这般好转之象,想来定是佛祖感知本宫诚心,降下庇佑,本宫心中实感感激。往后还望各位继续费心,务必让烁儿早日醒转,如此,本宫悬着的这颗心,才算真能稍稍放下。”
孙院判、方太医与李太医闻此言语,齐齐垂首,避开她扫来的目光。
虽未曾事先商议,三人却不约而同未将实情道出,此刻只想着赶紧提汤药之事,好岔开这让他们心虚的对视。
孙院判率先开口,语气尽量平和:“娘娘宽心,更易后的汤药已熬煮妥当,臣这就命人端来,给大殿下服下,也好让药效早些发挥,助殿下稳固好转之势。”
余少云没有看出三人的言不由衷,“汤药既已备好,便快些呈上来吧。”
“臣这就命宫人将汤药端进来。”孙院判快步走到殿门口,唤宫人送汤药进来。
伺候萧烁喝了药,一刻钟后,孙院判三人再次给萧烁诊脉,指尖下的脉象依旧细弱得几乎难以捕捉,萧烁的胸口起伏还是那样浅促,眼睫始终垂着纹丝不动,连方才那点微弱的手指动弹迹象都没再出现,显然汤药服下后并未带来明显起色。
三人互相递着眼色,都在斟酌该如何开口,可没等他们想出说辞,一旁的余少云语气里满是期盼地问道:“三位大人,药也服了有一会儿了,大殿下是不是快醒来了?”
孙院判心头一紧,面上却强装镇定,躬身回禀:“娘娘,殿下服药后气血虽未即刻舒展,但臣观其心神未散,或可借银针之术激发经络,助汤药药效更快渗达脏腑,再添一把力。若娘娘应允,臣这就为殿下施针,盼能促其早些醒转。”
见余少云急切点头,孙院判忙示意方太医取来针盒,自己则凝神定气,捏起一枚细如牛毛的银针,先在萧烁眉心处轻刺,又在其头顶、腕间等几处穴位依次下针,手法虽轻,却每一针都暗合“醒神开窍”之法,力求以急刺刺激经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