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水匪(2/2)
这条线似乎又绕回了崔家,但叶明和监察司都认为,这更可能是安平郡王利用崔家倒台后残余的人脉和渠道,进行的又一次精巧伪装。
那个崔家旁支子弟,恐怕只是个被推出来的傀儡。
与此同时,对猎场砖窑的监控也发现了新的动静。
在安平郡王“病重”闭门谢客的第四天深夜,两辆看似普通的运柴马车悄悄驶入了虎啸峪,停在了砖窑附近。
车上下来几人,与砖窑内的暗哨接触后,从砖窑内搬出了几个较小的、看起来同样沉重的木桶,装上了柴车,然后用干柴仔细覆盖伪装后,迅速驶离了猎场。
“他们开始动用了!”得到消息的叶明精神一振,“盯死那两辆柴车!看它们去哪里!”
柴车在京城曲折的小巷中绕了许久,最终竟然驶入了西城的一处…皇家寺庙——大慈恩寺的后门!
大慈恩寺?叶明得到回报时,愣了片刻。寺庙?他们要火油干什么?纵火焚寺?这目标似乎也太…而且寺庙人员繁杂,并非藏匿的好地方。
除非…寺庙只是中转站?或者,寺内有他们的内应,利用香火油料做掩护?
监察司的探员确认,柴车进入后门后,桶被搬进了寺内的一处偏僻僧寮。
之后柴车便空车离开。而那个僧寮,据查属于一位负责管理寺内灯油香烛的知事僧,该僧人性情孤僻,很少与其他僧人往来。
线索似乎在这里又变得复杂起来。安平郡王、猛火油、皇家寺庙、古怪的知事僧…这一切似乎难以串联成一个清晰的图景。
叶明下令,对那位知事僧及其社交圈进行严密监控,同时查清大慈恩寺近期是否有特殊法事或活动,以及寺内建筑布局,特别是那间僧寮周围的环境。
就在京城内的暗战愈发扑朔迷离之时,北疆再次传来了好消息,而这次的好消息,竟意外地与叶瑾那小丫头有点关系。
大哥叶秋在来信中,除了例行汇报防务和再次请求补充军械外,特意用了一大段篇幅,盛赞了叶明送去的“指南针”!
原来,不久前一股狄人精锐利用一场罕见的沙暴天气,企图绕道偷袭北疆军的一个粮草中转据点。
沙暴遮天蔽日,能见度极低,负责预警的哨探小队迷失了方向,眼看就要误入歧途。
危急关头,带队哨长想起了随身携带的那个“指北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依据指针指示,艰难地调整方向,最终竟然奇迹般地找到了正确的路径,并及时发出了警报,使得守军得以提前准备,挫败了狄人的偷袭计划!
叶秋在信中写道:“…沙暴弥天,星辰无光,若非此针指引,几陷绝境!此物于边军侦哨,实乃救命之神器!将士们皆言,此‘瑾针’(不知何时起,将士们以其研制者叶瑾之名命名了它)乃三弟与小妹所赐之福!…”
随信还附上了一小袋北疆特有的漂亮彩石,指明是送给“造针的小小姐”的谢礼。
“瑾针…”叶明看着信,忍不住笑了起来,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自豪。他没想到,妹妹那看似孩童玩闹的发明,竟然在真正的战场上发挥了如此关键的作用,拯救了那么多将士的性命。
他立刻带着那袋彩石和大哥的信去找叶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