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526章 老朱家的叔侄情深

第526章 老朱家的叔侄情深(1/2)

目录

朱由校沉思片刻,略带不解:“江兄啊,你这折腾半天,似乎也没减少多少开支,未免有些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江宁嘿嘿一笑:“陛下,如今看来确实减得不多,但长此以往,几十年后可为朝廷节省大笔钱粮。

更重要的是,宗室爵位改制后,所有宗室下辖产业需按朝廷规制缴纳赋税。

此前臣已与郭允厚粗略估算,一旦宗室产业尽数缴税,这笔收入足以承担很大一部分宗室俸禄开支。

“况且太祖年间分封的诸王,至今最短也传了七八代,长的已至十一二代。

若改制过于激进,恐引发宗室反抗,陛下还会落个‘苛待亲族’的骂名,只能一步一步来。

此事可由信王殿下牵头作表率,福王、晋王如今也在京中宗人府任职,想必不会有反对意见。

缅北的蜀王、河南的周王,料想也愿带头做个表率。

只要有人带头,剩下的便不足为虑。

“此举既能向藩王彰显陛下恩德,给他们台阶,更能鼓励藩王主动为国效力、担任官职。

尤其如今赵率教即将攻灭缅甸,接下来便要征讨东南诸国,到时各路藩王便可移藩海外。”

朱由校听完,沉思片刻后点头:“江兄说得在理,是朕太心急了。

若对藩王过于激进,势必引发大乱,只能循序渐进。

再加上海外封地的诱惑,想必藩王们也会积极响应。”

江宁笑着点了点头。

朱由校忽然想起一事,道:“此前秦王朱存极被废为庶人,在宗人府任左宗人,听说干得不错,十分卖力。

稍后朕找他聊聊,若他愿带头响应,便恢复其秦王爵位。

若是不愿意,就换个愿意的人来做秦王。”

江宁打趣道:“陛下可真够坏的,竟算计自家亲戚。”

朱由校摸了摸鼻子,尴尬的笑道:“江兄你怎么能这么说?

朕也是一心为国,舍小家为大家。

你不夸朕也就罢了,还损朕,你也好意思?”

二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随后江宁起身道:“陛下,处理宗室事务属您的家事,您直接与信王殿下交代即可,臣就不掺和了。”

说完直接脚底抹油开溜。

朱由校无奈一笑,随即火速传召信王朱由检、福王朱常洵、晋王朱求桂及秦庶人朱存极入宫。

不多时,几人火急火燎赶到御书房,除朱由检外,其余藩王皆忐忑不安,朱由校平日极少召见他们。

毕竟宗人府事务大多由朱由检牵头,而朱由检又是个暴脾气,处理事情手段强硬,向来公事公办,不讲情面。

朱由检不在时,便由福王朱常洵按规矩处理,他也不敢有丝毫逾矩,生怕这位大侄子回来收拾自己。

看着几人惶恐的模样,朱由校笑道:“都是自家人,没外人,坐吧。”

几人惶恐坐下,朱由检率先开口:“不知皇兄召臣弟等人入宫,所为何事?”

朱由校缓缓道:“自我大明太祖开国,宗室人口至今已有二十多万,其中亲王32位,郡王251位,下辖其他宗室更是不计其数。

此前朝廷虽允许宗室子弟放弃宗室身份,自谋生路,但仍不足以解决宗室问题。

今日召诸位来,便是想商议如何解决宗室人口过多的问题,毕竟朝廷每年在宗室身上耗费的钱粮实在太多,去年藩王俸禄便高达一千一百八十万银元。

照此下去,几十年后国库必被掏空,到时咱们朱家子孙怕是要上街讨饭,过回老祖宗当年的日子了。”

在场几人闻言,心中皆知这是要对宗室开刀,却无一人敢接话。

就在这时,朱由检率先开口道:“皇兄所言极是。

宗室人口一代多过一代,再过几十年,再多几十万人口,国库势必要被掏空。

到那时别说上街讨饭了,若天下大乱,咱们朱家子孙怕是得死无葬身之地了。”

这番话让众人额头直冒冷汗,朱由校却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朱由检接着道:“皇兄,臣弟愿做表率!”

见亲兄弟关键时刻力挺自己,朱由校笑道:“五弟,皇兄是这么打算的。

太祖定下的八等爵位,取消奉国将军、奉国中尉。

其余爵位改为世袭递降,并对各藩下辖的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设定数量限制。

至于无爵位可继承的宗室,朝廷给予补偿,让其自谋生路,并予以政策关照。”

朱由检似懂非懂:“皇兄,这法子好,臣弟第一个赞成!”

福王朱常洵赶忙附和:“陛下,臣也赞同。”

晋王朱求桂一时尴尬,暗自腹诽。朱由检还没儿子,是初代信王。

朱常洵是天子亲叔,也是初代福王,他们自然无所谓,可晋藩已传了多少代?

这时朱由检又道:“好男儿志在四方,当年太祖能赤手空拳打下大明江山,臣弟也能为子孙在海外打下一番天地。

如今朝鲜的平安道、咸镜道、黄海道是臣弟的封地,若哪家王叔看上,臣弟可以让出来。

反正朝鲜还有京畿道、江原道、忠清道、全罗道,再打下来便是,一个朝鲜养活两三个藩王不成问题。

对了,之前在四川时,蜀王叔说想去安南或吕宋就藩,臣弟记不清了,不过无妨,回头臣弟把这些地方全打下来。

到时候,让蜀王叔自己选,要是蜀王叔都不喜欢,臣弟就接着打,直到蜀王叔满意为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