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514章 年底御前会议

第514章 年底御前会议(2/2)

目录

孙师傅,就由你们内阁先说说今年的情况,以及明年的计划。”

孙承宗闻言站起身,行了一礼,沉声开口道:“启禀陛下,天启三年以来,朝廷先后用兵,在西南收复失地,设立缅北省。

又将河套平原收复回来。

信王殿下将建奴从朝鲜境内彻底驱逐,如今朝鲜咸境道、平安道、黄海道在我大明掌控之中,亦是信王殿下的封地。

可谓喜事连连。

更重要的是,朝廷如今改驿站通商,收上来的商税持续增长,就连西南边陲之地,也因朝廷鼓励兴商而逐渐繁荣起来,原本西南一些人烟稀少的州县日渐繁华,各路商人云集。

今年西南的税负除自给自足外,还开始主动向朝廷缴纳,这为朝廷省去了一大部分开销。

此外,朝廷清查大明境内所有寺庙宫观,仅在北方数省便回收土地达850万亩,其他财物合计近4000万银元,这还不算正在江南查抄寺庙宫观的李若愚公公和曹化淳公公。

更重要的是,朝廷将这些土地以分期售卖的方式重新分发到百姓手中,如今百姓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无需再租种地主士绅的土地,加之朝廷在北方减免赋税的政策,百姓对朝廷十分拥护,民心旺盛。

今年,朝廷虽接连免除北方不少地区的赋税,但收上来的税负却不减反增。

加之朝廷推行玉米、红薯、土豆等新型作物,百姓家中也有了余粮。

虽说红薯、土豆保存不易,百姓缴纳赋税主要以小麦、玉米、钱财为主,但除缴纳朝廷规定的赋税外,百姓还能余下不少钱粮。

如今,粮食价格已开始恢复到万历三十五年的水平,接下来几年,若不出意外,将会稳定在这一阶段。

更重要的是,年后便可在北方数省全面推广这些新型作物,毕竟此前朝廷的推广主要以军田为主。”

孙承宗说罢,整个人精神焕发。

在场所有大佬听完后,也纷纷露出喜色,点头称赞。

龙椅上的朱由校亦是满面笑容。

随后,轮到户部尚书郭允厚发言。

毕竟户部掌管天下钱粮,大明如今能有这般局面,全靠户部的钱粮支撑。

只见郭允厚脑袋扬得老高,满脸骄傲之色,谁知还没开口,一旁的老魏顿时脸色一沉,沉声说道:“郭大人请注意仪态。”

郭允厚这才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赶忙尴尬地笑了笑。

随即一脸正色道:“启禀陛下,如今朝廷各项开支都在合理可控范围之内,且国库收入持续增长,百姓的生活也开始变得富足起来,但如今还有两个问题摆在眼前。”

听到这话,在场众人神色一怔——能被郭允厚如此郑重提出,显然问题非同一般。

郭允厚继续说道:“陛下,虽说朝廷这两年国库充实,又接连打了几场大仗,但军费支出持续增长,一直居高不下。

虽说打仗也能解决一部分军费,但并不能解决全部。

若是长此以往,恐怕朝廷每年就要有一大笔支出耗费在军费之上。”

朱由校听完之后,闻言面无表情,在场一众大佬也全都是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

大明军费持续增高,也在情理之中,如今大明两线作战,年后辽东和河套很可能还会爆发大战。

京营除分批派遣出去的12万人马外,仍有20万人马驻扎在京城,光是人吃马嚼便是一笔天文数字。

不过好在如今朝廷将北方数省的军田彻底回收,军粮问题得到解决。

一旁的江宁也是面无表情,大明如今这情况,京营肯定不能动,至于北方各省编练的内军,也得年后才能编练完成,一时半会儿倒也节约不了多少军费。

眼见在场一众大佬全都没人开口,郭允厚赶忙转移话题,他虽心疼银子,但这个时候若是敢开口请朱由校削减军费,恐怕自己今儿个就出不了御书房了。

随即再次开口道:“启禀陛下,第二个问题便是宗室俸禄支出。

如今,朝廷每年要支付宗室俸禄高达1180万石,折合银元便是一千一百八十万。

此前,朝廷为安置底层宗室,已花费不少,虽说有一部分宗室主动放弃爵位与皇族身份,开始务农、经商、读书、从军,但宗室的高额俸禄支出并未削减。”

说罢,他小心翼翼地瞅了朱由校一眼。

朱由校闻言,眉头微皱,站起身沉思片刻后开口说道:“这件事情,容朕思考一番,年后再议。”

郭允厚闻言,赶忙点头称是,随即退了下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