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小花泪(11)(1/2)
县城高中的白杨树叶黄了又绿,转眼就是五年。李小花站在教室门口,看着学生们埋头刷题的背影,手里的红笔在作业本上划着圈。讲台上的日历翻到了六月,鲜红的“距高考还有30天”像面小旗,插在每个高三学子的心上。
“李老师,三班的模拟卷改完了?”隔壁班的王老师探进头来,眼里带着佩服,“听说你们班这次又包揽了前三?”
小花笑了笑,把改完的试卷码整齐:“孩子们肯下功夫。”她的声音清润,像山涧的泉水,学生们总说听李老师讲课,连最难的古文都变得像故事。
五年前从师范大学毕业时,她本可以留在省城,却抱着档案回了县城。惠娥不解,红着眼问:“好不容易考出去,咋又回来了?”小花抱着母亲的肩膀,指了指窗外的黄土坡:“娘,咱这缺老师,我想回来教娃们读书,让他们也能走出大山。”
曹二蛋在一旁抽着烟袋,默默点头:“娃有出息,想干啥就干啥。”他鬓角的白发又添了些,眼角的皱纹里藏着笑——当年那个趴在田埂上追蝴蝶的小丫头,如今成了县里最年轻的特级教师。
高三这年,小花几乎住在了学校。每天天不亮就去教室盯早读,夜里学生们睡了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惠娥心疼女儿,每天炖了鸡汤让曹二蛋送去,保温桶里的汤总冒着热气,像母亲没说出口的牵挂。
高考放榜那天,县城的公告栏前挤得水泄不通。小花站在人群外,手心全是汗,直到有人扯着嗓子喊:“高三(一)班全中了!一个不落!”她才腿一软,靠在墙上笑出了泪。
校长在表彰大会上握着她的手,声音洪亮:“李小花老师是咱们县的骄傲!把一个普通班带成了‘状元班’,不容易啊!”台下的掌声雷动,学生家长们涌上来给她塞鸡蛋、送锦旗,红绸子上“桃李满天下”五个字晃得人眼热。
可风光背后,有桩心事总压着惠娥。眼看小花过了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转眼就奔二十八,别说处对象,连个说知心话的男同志都没有。惠娥夜里睡不着,坐在炕头跟曹二蛋念叨:“你说小花是不是眼光太高?县城里的青年才俊不少,咋就没个看上的?”
曹二蛋吧嗒着烟袋:“娃忙,学校的事就够她累的了。缘分这东西,急不来。”话虽如此,第二天却悄悄托公社的老熟人留意——他记得小花小时候总说,想找个像爹(指曹二蛋)一样肯疼人的。
这事被对门的梅花大嫂听说了。梅花大嫂是村里出了名的热心肠,谁家娶媳妇、嫁闺女都少不了她帮忙,手里像揣着本“青年档案”,哪个后生老实,哪个姑娘勤快,门儿清。她挎着篮子来送新蒸的槐花馍,进门就拍胸脯:“惠娥妹子,小花的事包在我身上!保准给你找个知冷知热的!”
惠娥赶紧给她倒糖水:“他大嫂,你可得把好关,咱小花脾气倔,找个能让着她的才行。”
梅花大嫂眼睛一转,想起个人:“村东头老王家的二小子,叫小马,你还记得不?师范专科毕业,现在在乡中心小学教数学,人老实,话不多,可心细着呢。他娘前阵子还托我给说个媳妇,说就喜欢有文化的姑娘。”
“王家小子?”惠娥想了想,“是不是小时候总跟着环宇哥放羊的那个?黑瘦黑瘦的,见了人就脸红?”
“就是他!”梅花大嫂笑得眼睛眯成缝,“现在出息了,教的学生年年考第一,学校里的老师都说他踏实。前阵子我去乡里赶集,看见他给学生补完课,还帮隔壁大娘挑水,妥妥的好后生!”
惠娥心里动了动。她不在乎对方家底厚不厚,就图个品性端正,能跟小花好好过日子。“那……你问问人家愿意不?咱小花性子强,别委屈了人家。”
“这有啥委屈的?”梅花大嫂摆摆手,“小马娘说了,就喜欢能干的姑娘。我这就去说,保准成!”
没过两天,梅花大嫂喜滋滋地回话:“成了!小马听说小花老师,眼睛都亮了,说上中学时就听过她的名字,是学校的‘学霸传奇’。他说这周日有空,想约小花在县城的公园见个面。”
惠娥赶紧给小花打电话,电话那头的女儿正忙着批改作业,声音带着倦意:“娘,我没时间啊,学生的志愿还没填完呢。”
“再忙也得抽时间!”惠娥的语气硬了些,“你都二十八了,总不能一个人过一辈子。妈给你瞅的这后生,老实本分,跟你一样当老师,有共同话可说。”
小花拗不过母亲,只好答应了。挂了电话,她看着办公桌上堆成山的志愿表,忽然觉得有点累。这些年把心思全扑在学生身上,身边的同事一个个谈婚论嫁,她却连好好吃顿饭的功夫都没有。或许,母亲说得对,是该想想自己的事了。
周日这天,小花特意换了件淡蓝色的连衣裙,站在公园的柳树下等。初夏的风带着柳絮飘,粘在她的发梢上,像层薄薄的雪。远远看见个穿白衬衫的男人朝这边走,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手里攥着本卷了边的书,走路有点急,额头上渗着汗——正是小马。
“李老师,你好。”小马走到她面前,脸“腾”地红了,手忙脚乱地把书往身后藏,“我……我叫王建军,他们都叫我小马。”
小花忍不住笑了,这人跟小时候一样,见了人就脸红。“你好,叫我小花就行。”她指了指旁边的长椅,“坐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