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三个小寡妇征婚记(8)(2/2)
“你听我说,”婆婆打断她,眼神认真而坚定,紧紧握着翠娥的手,仿佛要把自己的心意传递给翠娥,“之前我是怕你嫁了人,就不管这个家了,怕对不起我那过世的儿子。可这阵子看你这么细心地伺候我,我才明白,你是个重情重义的好孩子,就算嫁了人,也不会忘了这个家。”
她顿了顿,握着翠娥的手更紧了,语气中满是真诚:“翠娥啊,要是你真能找到个靠谱的人,对自己好,也愿意对这个家好,娘不反对了。你放心去寻你的幸福,娘支持你。”
这话像一道温暖的阳光,穿透了翠娥心中那片阴霾,淌进了她的心里。她憋了这么久的委屈、不安,在这一刻全化作了泪水。她再也忍不住,趴在婆婆的手边,哽咽着说:“娘,谢谢您……谢谢您能理解我。这么多年,我一直盼着您能明白我的心。”
婆婆轻轻拍了拍她的背,眼眶也红了,声音略带颤抖地说:“傻孩子,是娘对不住你。以后啊,你要是有看上的人,就带回来让娘看看,娘帮你把把关。咱不求他多有钱,只要他老实、疼你,能跟你一起好好过日子就行。”
那天晚上,婆媳俩仿佛打开了心扉,聊了很久很久。婆婆缓缓说起翠娥刚嫁过来的时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喜悦的时刻:“你刚嫁过来的时候,穿着一身红嫁衣,漂亮得很。那时候,家里虽然不富裕,但日子过得也甜甜蜜蜜的。”接着,她又说起过世的儿子小时候的事,眼中满是怀念:“他小时候啊,可调皮了,整天在村子里跑来跑去,没少让我操心。”翠娥也说起自己这些年的难处,声音中带着一丝苦涩:“娘,这些年,我一个人面对家里家外的事,有时候真的觉得好累好累。我就想找个伴儿,能跟我一起扛日子,互相扶持。”窗外的风还在呼呼地吹着,可屋里却暖融融的,之前横在两人之间的隔阂,在这温馨的氛围中,像被暖阳融化了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然而,这份“软化”并没有一帆风顺地持续下去。第二天上午,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给这个深秋的日子带来了一丝温暖。翠娥去镇上给婆婆买膏药,刚走到村口,就遇见了王婶。王婶那敏锐的眼神一下子就捕捉到了翠娥,她立刻像发现了什么新奇事物一般,凑了过来,眼神里带着打探的意味:“翠娥啊,听说你婆婆摔着了?你这阵子天天伺候她,可真孝顺。不过我可听说,你还想着再嫁?你婆婆都这样了,你要是嫁了,谁管她啊?”
翠娥皱了皱眉,心中涌起一股不悦,没好气地说:“王婶,我婆婆支持我再嫁,我就算嫁了,也会管她,不用你操心。”
“支持你?”王婶撇了撇嘴,脸上写满了怀疑,显然不信,“我可不信老太太能这么大方。你别是为了再嫁,故意讨好她吧?等你嫁了人,指不定就把她扔在这儿不管了!”
翠娥不想跟她争辩,她深知王婶的为人,越争辩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于是,她转身就走,加快了脚步。可王婶却不依不饶,像个甩不掉的尾巴,跟在她身后大声喊道:“翠娥!我跟你说,你要是敢不管老太太,我就去村支书那儿告你!让全村人都知道你不孝顺!”
翠娥脚步顿了顿,心里一阵委屈涌上心头。她不明白,为什么王婶总是要在背后说这些风凉话。可一想到婆婆昨晚说的那些温暖的话,她又挺直了腰杆,心中充满了力量。她知道,只要有婆婆的支持,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不怕别人说闲话。
从镇上回来,翠娥刚走进院门,就听见屋里传来婆婆那熟悉的声音,只不过这次,声音中带着愤怒:“王秀兰!你别在这儿胡说八道!我家翠娥是啥样人我清楚,她不会不管我的!她想再嫁,是她的福气,我支持她!你要是再敢说她的闲话,我就跟你没完!”
翠娥走进屋,看见王婶站在炕边,脸色十分难看,婆婆正怒目圆睁地瞪着她。原来王婶见翠娥不理她,便跑到家里来挑拨离间,没想到却被婆婆毫不留情地怼了回去。
王婶见翠娥回来了,自知理亏,没再敢多说什么,灰溜溜地走了。婆婆看着翠娥,脸上的怒色渐渐消散,露出了一丝笑容:“以后她再敢来胡说,娘帮你骂她!咱可不能让她欺负了。”
翠娥走过去,坐在炕边,紧紧握着婆婆的手,眼中满是感动:“娘,谢谢您。要不是您,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跟娘客气啥,”婆婆拍了拍她的手,眼神中满是疼爱,“你放心去找你的幸福,娘在家给你守着这个家。等你找到了好人家,娘还等着喝你的喜酒呢。”
那天下午,阳光洒满了整个院子,翠娥怀着满心的喜悦,把婆婆支持她再嫁的事告诉了翠红和翠仙。翠红听了,比翠娥还高兴,她拉着翠娥的手,兴奋地说:“姐,这可太好了!有大娘支持你,以后你再找对象,就没那么多顾虑了!你肯定能找到一个疼你爱你的人。”翠仙也跟着附和道:“就是啊姐,咱们三个里,终于有一个能顺顺利利的了!姐,你可得好好把握机会。”
翠娥看着两个姐妹开心的样子,心中也充满了希望。她知道,婆婆的软化只是第一步,往后找对象的路还会有困难,还会有闲话,但她不再害怕了。因为有婆婆的支持,有姐妹的陪伴,她坚信自己一定能找到那个能跟自己一起扛风挡雨、一起过好日子的人。
而她不知道的是,在这个宁静的村子里,还有一份惊喜在悄悄酝酿。那天晚上,月光如水,洒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村支书去看望翠娥的婆婆,两人坐在屋里,聊起了翠娥的事。婆婆拉着村支书的手,眼中满是关切与期待:“支书,你要是有合适的,就帮翠娥留意留意,要找个老实、踏实的,别让她再受委屈了。这孩子,这些年太不容易了。”村支书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大娘你放心,我正好有个远房堂弟,人老实本分,也是丧偶。我正想找机会让他们见见呢,说不定这就是一段好姻缘。”婆婆听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仿佛看到了翠娥幸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