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居庙堂之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1/2)
大太监神色肃穆地双手展开那卷象征着皇权与荣耀的圣旨,运足中气,以一种特有的、悠长而尖细的腔调,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人皇诏曰:”
“孤闻致治之道,在于任贤。
今科取士,英才辈出,朕心甚慰。
尔等学富五车,才堪大用,乃国之栋梁,朝之新锐。
特依才授职,以示褒奖,望尔等恪尽职守,匡扶社稷,不负朕望,不负黎民。”
“钦点文天祥,为新科文武状元,才识宏博,气节凛然,授兵部尚书,秩正二品,望汝统辖军政,整饬武备,固我疆域!”
“钦点李清照,为新科女状元,文采斐然,见识卓绝,授文华阁大学士,秩正二品,掌制诰文书,参议朝政,以展其才!”
“钦点谢道清,为本科女榜眼,沉稳敏慧,授翰林院大夫,秩正三品,侍从顾问,刊辑经籍,以尽其用!”
“陆秀夫,授工部侍郎,秩从二品,协理工程水利,务求实效!”
“张世杰,授扬威将军,秩从二品,赴北疆历练,以展将略!”
“其余诸进士,皆由吏部量才授官,钦此!!”
这宣旨的过程,便是最核心的受恩流程。
随着太监那清晰而富有仪式感的声音,将一项项令人艳羡的官职与崇高的品秩宣告于这庄严的殿堂之上。
每一个名字被念出,都仿佛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
殿内百官之中,已然响起了压抑不住的低声惊叹与抽气声。
这册封,尤其是对前三甲的安排,实在是太过破格,太过厚重。
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人听完后大为震撼,没想到陛下竟然如此厚爱重视他们,一下子就上了这么高的职位。
文天祥饶是心志坚毅,此刻也是浑身剧震,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光芒。
兵部尚书!正二品!
这可是执掌全国军事行政的核心要职。
他一个初入朝堂的新科状元,竟得如此重用?
这简直是……知遇之恩,重于泰山。
陆秀夫和张世杰也是目瞪口呆,工部侍郎、从二品将军。
这起步之高,远超他们的预期。
巨大的惊喜与强烈的责任感如同海啸般冲击着他们的心神,让他们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几人赶忙跪地领旨跪谢浩荡皇恩。
几乎是本能地,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以及身后其他被念到名字的进士,再次齐刷刷地跪倒在地。
这一次,他们的声音因极致的激动而带着明显的颤抖,几乎是哽咽着高声喊道:
“臣等领旨!谢陛下隆恩!
陛下知遇之恩,臣等纵肝脑涂地,亦难报万一!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文天祥更是以头触地,发出沉闷的声响,显示出内心的澎湃激荡。
李清照和谢道清则是一开始便知道自己被授予了什么职位。
一个正二品,一个正三品,所以开心得没有几人那么夸张激动。
相较于文天祥等人那近乎失态的震撼,李清照和谢道清虽然同样心潮澎湃,但表现则要沉稳许多。
因为在此之前,杨过已然与她们透过气,告知了大概的职位安排。
此刻亲耳听到圣旨确认,两女心中自然是充满了喜悦与实现抱负的激动。
但更多的是一种“果然如此”的踏实感与对未来的憧憬。
她们随着众人一同跪下谢恩,声音清越而恭敬:
“臣李清照、谢道清领旨谢恩,陛下万岁!”
她们起身时,李清照那被深青官袍包裹的窈窕身姿显得更加挺拔,如同青竹般坚韧。
谢道清绯色官袍下的婀娜体态也更显雍容。
两人眼中闪烁着明亮而自信的光芒,那是对自身价值的确认和对即将开启的仕途的期待。
她们的开心,是内敛的,是带着理性光辉的,与文天祥等人那纯粹因意外之喜而带来的巨大冲击感,形成了微妙的对比。
册封完毕之后。
那卷明黄的圣旨已然合拢,象征着皇恩浩荡的册封仪式暂告一段落。
金銮殿内,余韵未消,空气中仿佛还回荡着方才那激动人心的宣旨声与新科进士们颤抖的谢恩声。
新任兵部尚书文天祥、文华阁大学士李清照、翰林院大夫谢道清、工部侍郎陆秀夫、扬威将军张世杰等人依旧跪伏在御阶之下。
他们的心潮依旧在剧烈地澎湃着,那突如其来的高位与重任,让他们在狂喜之余,也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接下来这里要写出杨过合理的说一些话。
端坐于九龙宝座之上的杨过,目光平静地扫过殿下这些帝国未来的栋梁。
他并未立刻让他们起身,而是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淡。
却带着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与期许,清晰地传入每一位新晋官员的耳中:
“孤,今日予尔等高位,非是因尔等科场文章做得花团锦簇,亦非是因尔等名次高低。”
他微微停顿,目光如炬,仿佛能看透每个人的内心:
“孤看重的,是尔等殿试对策中所展现的见识、胆魄,以及那一份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
文天祥,你之‘攘外安内’策,非空谈也。
李清照,你之‘文以化民’论,非虚言也。
陆秀夫、张世杰,尔等务实之见,亦非浮夸。”
他的声音略微提高,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然,官职非荣耀之装饰,乃责任之枷锁,权力非享乐之工具,乃为民之利器。
望尔等牢记今日之言,勿忘今日之志。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兵部,当思强军卫国,而非结党营私。
文华阁,当思经世致用,而非吟风弄月。
工部,当思利国利民,而非劳民伤财。
军中,当思保境安民,而非骄横跋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