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关心和批评(2/2)
你以为这是虚伪吗?
错!
你把眼光放的稍稍长远一点,你把红星市建设富裕了,是不是还要搞城镇化建设?
只要地方富裕了,你想不搞,老百姓都不答应!
因为城镇化之后,农村老百姓也一样可以享受基建设施带来的便利,一样可以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我们为什么不能讲呢?
‘四个现代化’我们讲了多少年,有问题吗?!”
说到这里,姜成林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了几步,似乎是在整理措辞。
庄严的办公室里一片静寂。
李怀节早已经过了叛逆的年纪,对于他师叔的批评教育,他当然不会顶嘴。
甚至把自己放在姜成林的位置上来看待这个问题时,也对自己的幼稚感到愤怒。
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李怀节充分认识到干部言论的重要性。
仔细算起来,李怀节在言论上已经是第二次吃亏了。
第一次是在中央党校,毕业论文上的核心论点和主流不一致。
他把“坚决反对把私人或者国外资本融入军民融合发展大战略中”这一有违主流认识的观点,作为他毕业论文的副论点。
这篇论文在党校内部引发了不小的风波。
为此,李怀节虽然各科成绩优异,但还是不能达成优秀毕业生的评价。
就连小舅刘连海,在许佳新婚的头一天早上,还对李怀节的言论表达提要求,并且还举改“维稳”为“维安”的例子来说明言论的重要性。
但是,在此之前,李怀节骨子里还是一名书生,还没有完全蜕变成一名成熟的官员。
现在的李怀节,经过多次走乡串镇的实地查访,切实看到一个政策落地给普通老百姓带来的直接影响;加上这次程省长的一系列动作,彻底把他身上最后一抹书生气给打消了。
所以,面对姜成林这种带着关切地善意批评,李怀节不但欣然接受,而且心情坦然。
姜成林在准备好措辞之后,看到李怀节的神情颇有点“闻过则喜”的韵味,心情也跟着好了很多。
干工作最怕的是碰到那些木头干部,尤其听不进去批评。
“闻过则喜”,听着简单,真正能做到的,没有一副好胸襟是不可能的。
“省委要给你加担子,不是为了和谁赌气,更不是为了彰显谁的权威,是你确实有这个能力挑起这副重担。
你到红星市的这短短几个月时间,不但彻底改变了红星市的脱贫攻坚现状,还从根本上扭转了红星市干部的普遍认知。
你用最直接的行动告诉他们,‘扶贫款不是唐僧肉’,贪污了、挪用了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很好!
你在将军县当县委书记的这短短几个月里,对将军县的干部队伍进行了一次大整编。
剔除了不少腐败变质的堕落分子,大大净化了将军县的政治风气,为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组织环境创造了必要条件。
这也很好!
现在,省委需要你有一个更高的政治站位,身体力行,把红星市的政治风向引领好,把红星市的整体经济搞上去。
你有什么具体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