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亚洲战略(1/2)
日本方面也知道这个情况,此时他们有两条路,先是去找石油,美国的殖民地
第二条路就是直接向美国进攻,这样能缩短战争的时间,甚至能逼迫美国投降。
但是最终日本人还是走上了第一条道路,因为他们知道走第二条路有难度。
不想去啃硬骨头,只想着去吃肉,结果就是战略上的失败。
错失了最好的机会。
美国是个内功高手,最开始被日本一拳打中,内息紊乱,要是日本就此不松懈,直接乱拳打上去,当然能打死这个老师傅。
但是现在是打了一拳之后不管不顾,去抢这个老师傅的家产,结果等到美国这个内功高手调理过来平定内力,还不知道要怎么打死日本这个狂妄的家伙。
现在日本人没有体会,但是他们很快就能体会到了。
美军海军中最先发威的是潜艇。
为什么说战争才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和平年代的任何想法都不如在战争年代实践一下。
美国军队从德国人这里学到的东西就是用潜艇阻断敌人的物资网络。
欧洲战场之所以是如此的艰难,就是因为有大量的德国潜艇在悄悄的在航线上搞偷袭。
要知道美国在战争年代给英国提供的各种物资能有上亿吨,到达的只有几百万吨,其余的物资全都随着船只被击中沉没到海底。
这给英国带来了极大的损失,而德国付出的代价并不大,不过是几十艘潜艇,自己的损失和给别人带来的损失根本就无法去比较。
美国在支援欧洲战场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遇到德国的潜艇,关键是很难打击这种行为。
现在美国海军也是学习了这种战术,并且将其运用在亚洲战场上,对日本人使用这一招。
而这也正好就是日本人的命脉所在。
对日军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当然是石油。
但是这就带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石油是在岛上生产出来的,而需要用石油的地方在日本本土和中国,当然还有其他的岛屿。
这就需要有船只进行运输,而且也只有海运这样的一种方式。
这就给了美军的潜艇可乘之机,让他们可以尽情的去猎杀运输船。
日本的工业能力虽然很强,但是没有钢铁,只是凭借自己库存的那些钢铁储备能造出多少的船只进行运输呢?
所以日本必将是死于失血。
这是一些战略专家在了解情况之后给出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富兰克林坚定的选择要和日本去比拼自己的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