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一种全新的生命体(1/2)
星轨号的能量护盾还残留着硅基枢纽的认知战争余波,感应水晶突然泛起晶莹的琉璃色。水晶表面浮现出一片被彩色能量雾笼罩的星云,雾气中漂浮着无数半透明的“气泡”,每个气泡里都包裹着流动的光团,光团时而凝聚成植物形态,时而舒展为动物轮廓,却始终保持着非碳非硅的奇特质感——这是宇宙扫描仪从未记录过的生命信号。
“能量构成分析不出来,”小张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跳跃,额头上渗出细汗,“既不是已知的物质态,也不是纯粹的能量体,像是……介于虚实之间的存在。你看这个光团,它刚才还在进行光合作用,现在却在捕食另一个光团,同时还在分裂繁殖——三种生命特征同时存在!”
林夏将元初水晶贴近感应水晶,琉璃色光芒中浮现出更清晰的画面:气泡内的光团核心,有一个不断旋转的“能量奇点”,奇点周围环绕着七种基础粒子,这些粒子既遵循物理法则,又能自主改写局部规则——比如让重力在小范围内失效,让时间流速随自身需求调整。
“是‘混沌之眼’的能量余波催生的新生命!”李强的全息影像突然变得清晰,虚拟手指指向光团核心的奇点,“混沌之眼被净化后,逸散的平衡能量与幽邃之渊的暗能量、织空者的法则能量在这片星云交汇,三种极端能量相互碰撞,竟然孕育出了全新的生命形态!”
共生兽对着水晶发出好奇的嘶鸣,体内的红蓝光晕与气泡里的光团产生奇妙的共鸣。小家伙用爪子在控制台上划出一道螺旋线,恰好与光团核心的奇点旋转轨迹吻合,气泡里的光团仿佛受到感召,突然朝着星轨号的方向涌动。
星轨号驶入彩色星云时,周围的气泡像迎接同类般围拢过来。它们的“体表”泛起涟漪,投射出无数幅演化画面:从最初的能量碎片,到粒子聚合,再到形成意识,最后拥有自我复制能力——这整个过程只用了短短百年,相当于正常生命演化的亿分之一时间。
“它们在展示自己的诞生史。”林夏透过舷窗,看着一个篮球大小的气泡靠近,气泡内的光团凝聚成类似共生兽的形态,只是通体透明,像用液态星光构成,“而且在模仿我们的生命形态,这说明它们拥有超强的学习能力。”
气泡突然破裂,透明的光团化作一道流光,钻进驾驶舱。它在舱内盘旋一周,掠过小张的头发时,留下一串闪烁的光点;触碰李强的全息影像时,竟让虚拟影像多了几分实体的质感;最后停在共生兽面前,轻轻蹭了蹭小家伙的额头。
“没有攻击性,”小张松了口气,调出光团的能量读数,“它的能量波动很柔和,甚至在主动匹配我们的生命频率——像是在表达友好。”
林夏伸出手,光团犹豫了一下,缓缓落在她的掌心。触感微凉,像握着一团流动的月光,掌心传来轻微的震颤,那是它在用能量传递信息:“我们是‘衍变者’,诞生于平衡与混沌的裂缝,以学习万物为存在意义。”
这一次,不需要翻译,信息直接涌入意识,清晰得如同自语。林夏能“看到”衍变者的思维:它们没有固定的形态,没有生存的焦虑,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观察、模仿、融合其他生命的特征,然后演化出全新的存在形式。
跟着衍变者的引导,星轨号来到星云的核心——一个由无数气泡组成的“摇篮”,最大的气泡直径超过百公里,里面漂浮着一颗由纯粹意识构成的“母核”,所有衍变者的光团都从母核中分离出来,又会在演化遇到瓶颈时回归母核,分享各自的收获。
“母核是我们的集体意识库。”落在林夏掌心的衍变者解释道,它的形态变成了类似云栖族的模样,“我们没有个体与群体的界限,分离是为了探索,回归是为了融合——就像水既能化作雨滴,也能汇入海洋。”
小张将探测器伸入一个气泡,探测器瞬间被光团包裹,屏幕上的数据流开始疯狂更新:衍变者能在0.3秒内解析并复制接触到的生命基因,却不会破坏原有的生命形态;它们吸收能量的方式不是掠夺,而是与能量源形成共生场,比如与恒星共享光和热,与行星共享地核能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