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一个没有金钱充斥的世界(2/2)
在云栖族的居所,林夏发现了更令人震撼的细节:他们的房屋没有门锁,任何人都可以在需要时进入休息;储存室里的食物永远保持在“刚好够吃”的量,不会囤积;孩子们从小就被教导“分享不是牺牲,是让生活更轻松”——因为没人需要为了“省钱”而委屈自己,也没人需要为了“赚钱”而透支身体。
“金钱消失后,我们才发现,”阿月坐在田埂上,看着远处收割作物的族人,“以前花在计算得失上的精力,足够我们种出十倍的粮食;以前用来防范偷窃的围墙,足够盖起三座共享工坊;最珍贵的是,孩子们的眼睛里再也没有‘贫穷’或‘富裕’的分别,他们只知道‘我有多余的,就给需要的人’。”
共生兽突然跑到田地里,红蓝光晕融入土壤。原本需要三天才能成熟的作物,竟在瞬间挂满了果实。云栖族的人们没有惊讶,反而笑着摘下果实,一部分留给自己,一部分放进悬浮运输舱,送往其他区域。
“平衡的能量,”阿月望着共生兽,眼神里带着了然,“就像我们的共生晶石,它知道什么时候该给予,什么时候该等待。金钱的本质,本应是让资源流动得更顺畅,可当它变成‘目标’,就会阻碍流动,甚至让资源腐烂在仓库里,而需要的人却得不到。”
傍晚,云栖族为星轨号的船员举办了篝火晚会。大家围坐在火堆旁,分享着各自的故事:有人讲述如何用共享模式解决了水源短缺,有人说起孩子们发明的“无货币游戏”,有人展示着自己最得意的分享作品——一件用废弃零件组装的乐器。
林夏看着跳动的火焰,突然想起铸星枢纽的金钱消失危机,想起优繁星被标价的生命。在那些世界里,金钱像一道无形的墙,隔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而在这里,没有金钱的阻隔,善意像篝火的光芒,能照亮每个角落。
“但我们也遇到过挑战,”阿月的声音低沉下来,“五十年前,一场旱灾让粮食减产,共生晶石显示需要有人减少口粮。当时有年轻人提议恢复‘代币’,用劳动换取食物,可祖先留下的训言说‘真正的短缺,是信任的短缺’。最后,所有人都自愿减少了一半口粮,连孩子都不例外,我们挺过来了,而且比以前更团结。”
离开前,阿月送给林夏一块共生晶石的碎片:“它会提醒你们,金钱只是工具,不是目的。当工具阻碍了生活,就该放下工具,回归生活本身。”
星轨号驶离云海星球时,舷窗外的云层中浮现出云栖族用能量组成的图案:无数只手相互交握,组成一个巨大的圆环。小张望着图案,突然感慨:“以前总觉得,没有金钱社会就会混乱,现在才明白,混乱的不是没有金钱,是没有信任和共享。”
林夏抚摸着共生晶石碎片,碎片的光芒与元初水晶交融,浮现出宇宙中两种文明的对比:一种被金钱驱动,人们在追逐数字的过程中疲惫不堪;一种被需求驱动,人们在分享中感受着简单的快乐。
“一个没有金钱充斥的世界,”小张在日志里写道,“不是乌托邦,是回归本质的生活——劳动是为了创造价值,不是为了积累财富;分享是为了传递温暖,不是为了获取回报;物品是为了满足需求,不是为了彰显地位。云栖族告诉我们,宇宙中最稳定的平衡,不是靠金钱维持的交易,是靠信任构建的共生。”
李强的全息影像望着渐渐远去的云海星球,虚拟的眼神里带着向往:“从铸星枢纽的金融风暴到云栖族的共享社会,我们终于看清,金钱只是能量流动的载体之一,当它成为唯一的载体,就会像堵塞的河流一样引发洪水;而当能量能通过信任、善意、需求自由流动,即使没有金钱,文明也能像云海般温柔而强大。”
星轨号的引擎声在云海中显得格外柔和,像在回应云栖族的歌谣。林夏知道,云海星球的模式或许不能直接复制到其他文明,但它像一盏灯,照亮了另一种可能——当人们放下对金钱的执念,重新审视“需要”与“想要”的区别,或许就能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
前方的星图上,新的坐标正在闪烁。林夏的心中充满期待,因为她明白,无论遇到怎样的文明,真正支撑它们走下去的,永远不是冰冷的金钱,而是温暖的人心,是愿意相信“分享比拥有更快乐”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