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 第1214章 这龙骨,就是定海神针啊!

第1214章 这龙骨,就是定海神针啊!(1/2)

目录

命令一下,盘山港立刻动了起来。

竹叶轩的旗号在港口附近立起,招募工匠的告示贴遍了辽东城及周边州县,开出的工钱和安家条件极其优厚。

辽东历经战火,百业凋敝,造船这种需要大量熟练工匠的行当更是受损严重。

招募初期并不顺利,来的多是些只会修修补补的船匠,或是力气大却不懂行的壮劳力,真正能主持建造大海船的大匠师,一个没有。

许敬宗亲自负责此事,急得嘴角起泡。

他带着人把辽东沿海的渔村,老船坞旧址翻了个遍,终于从一个老渔夫口中探听到一条重要线索。

辽河口往上游走几十里,有个叫铁家堡的庄子,以前世代以造船为生,尤其擅长造能在风浪里走的大木船,前隋征高句丽时,还曾为官军修造过战船。

后来高句丽人占了辽东,铁家不愿为其效力,举族避入山中,渐渐没了声息。

许敬宗如获至宝,立刻带人进山寻访。

几番周折,终于在深山坳里找到了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村落。

铁家的当家人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名叫铁坚,双手粗糙如树皮,眼神里却透着匠人特有的沉静与执拗。

面对许敬宗代表竹叶轩递出的橄榄枝和丰厚承诺,铁坚和他身后的族人们沉默了很久。

家园被毁,祖业凋零的记忆犹在眼前。

“许大掌柜...”

铁坚的声音低沉沙哑。

“我们铁家,只造能在海里讨生活的船,不造杀人的战船。”

许敬宗立刻保证道:“老丈放心!我家大东家驸马爷建此船厂,只为通商路,连四海,绝不为征伐!”

“所造皆是商船货船,且船厂就在盘山港,远离战场。”

“如今辽东重归大唐,正是百废待兴,铁家造船的绝艺,难道就甘心埋没在这深山老林里?”

也许是“通商路,连四海”打动了这位老匠人,也许是“重归大唐”点燃了深藏的故国之思,也许是看着族中年轻人眼中压抑不住的渴望,铁坚最终点了头。

“好!我铁家,出山!”

铁坚带着族中三十多名精壮汉子,以及十来个同样手艺娴熟的老匠人,跟着许敬宗下了山。

他们的到来,如同给初生的盘山港船厂注入了一股沉稳而强大的力量。

铁家人熟悉辽东的木料特性,对船体结构有着世代相传的经验,虽然他们造过的最大船只也无法与柳叶设想中的远洋巨舰相比,但其扎实的功底和对海船的理解,正是船厂眼下最急需的。

船厂选址紧邻港口,背风向阳。

巨大的原木从附近山林和上游河道源源不断运来,堆成了小山。

平整土地的号子声、开凿船坞的锤凿声、锯木的嘶啦声交织在一起,一片繁忙景象。

柳叶亲自来到热火朝天的工地。

铁坚陪在他身边,详细讲解着船厂初步的规划和选料的标准。

看着那些被精心挑选出来的粗大龙骨料,柳叶沉思片刻,指着一根尤其粗壮笔直的巨木,提出了一个让铁坚和周围几个老匠人都愣住的想法。

“铁老丈,龙骨是一船之骨,至关重要。”

“你们现在选料和铺设的方式已经很稳妥,不过...”

柳叶用手在虚空中比划了一下。

“能不能在铺设这根主龙骨时,在其下方,再嵌入一根更粗壮、更长的木料?”

“让它从船头一直延伸到船尾,深埋在船底内部,与主龙骨紧密贴合,甚至用铁箍加固,成为整艘船真正的脊梁。”

铁坚眉头紧锁,努力理解着这个新概念。

“大东家的意思是,在船底内部再藏一根贯穿首尾的大料?这...用途何在?现有的主龙骨已经够强固了。”

“为了更大的船,更稳的船,能走更远更险的海路。”

柳叶解释道,尽量用铁坚能听懂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