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时间的女儿(2/2)
得知平日里招猫逗狗、听戏遛鸟的八旗子弟们已经在台门口集结,为首者鼓噪着今天不见到领导,死也要死这儿的“豪言壮语”,副台长王秋连忙给分管领导打了个电话。
东大的电视台都是条块管辖,一面受总局的行业监管,一面市里进行行政管理。
分管电视台的副京兆尹不是旁人,正是被刘领导指派分管文卫的老蔡,不然北平电影节的差使也不会落到他头上。
这不巧了吗不是
老郑也是这样的想的,所以才能安心关了机“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王秋挂掉电话,笑吟吟地推门出去,在会议室接待了老家伙们,其中不老少还是他的长辈,哪儿能不跟个孙子似的耐心解释:
“各位老同志们稍安勿躁!这两天郑主任的事情上面也在考虑处置措施,为了给大家一个交代,我刚刚请示了领导——”
王秋假作不知真相:“通知最迟今天晚上下班前公示,拟免去郑小龙的北平电视艺术中心主任一职。”
“好!好样的!”
“王台长您这人做得可真叫一个地道!”
“这狗玩意儿,现在还整成反旗急先锋了,忙着给首富献媚是吧我呸!”
“就是!还治不了他了还!”
一行人簇拥着几个老家伙们往外走,皮鞋踩得走廊大理石咚咚作响。
一个梳着油头的男子边走边拍大腿:“早该这么办!郑小龙这孙子,吃着咱的饭,砸咱的锅!”
继而又掏出烟盒散了一圈,咧嘴笑道:“明儿就找硕爷再写篇稿子,标题就叫《文化叛徒现形记》!”
众人哄笑着推开玻璃门,寒风中不知谁吹了声口哨,有人接茬哼起《智取威虎山》的调子,声音飘进寒风里,消失无踪。
王秋所言非虚,下午台里的一份红头文件将他的承诺变为现实。
得偿所愿的遗老遗少们这一夜围着铜锅涮肉,筷子搅着二八酱拌韭菜儿,瓷碗里倒着红星二锅头,就着蒜,端的是快意、快活。
祖上的荣光啊,子孙们不孝,没办法再发扬光大,但还是替您把那些个小人给惩治了!
遗憾的是这次从头到尾露面的只有反骨仔郑小龙,没有把那个躲在幕后窸窸窣窣搞小动作的首富给揪出来!
更可惜的是这样“当浮一大白”的乐事没有持续太久,仅仅一天以后,就有人从内部获悉了最新消息——
郑小龙连踏马凉板凳都没坐热呢,就走马上任北广传媒集团副总经理一职,这是为他后续在歌华传媒任职铺路。
北广是歌华的100%控股子公司。
这对处在风口浪尖的郑小龙是一种保护,对外界更是一种明确的表态:
小龙导演是没有问题的,组织是要继续用他的,现在应你们的鼓噪稍加妥协,先给他免职已经是仁至义尽,切勿再聒噪。
这会儿大惊失色的遗老遗少们才想到,昨天王秋讲的是免职!
这个王八蛋!
其实这也不怪这帮人没有常识,在东大,免职根本就是个中性的人事管理术语,各种可能都有:
可能因为正常的职务变动先免职,再例行提拔、晋升、调岗、轮换等等;
也可能是组织对干部不看好,但又不至于采用更激烈的措辞和处置手段,于是先免职再另行安排;
还有一种最严重的,就是在接受锦衣卫对其涉嫌违纪违法的调查前,进行免职的先期处理。
这帮人哪儿猜得到是哪一种
看副台长昨天一副孙子似的毕恭毕敬的态度,还以为是后两种,原来你王秋也是踏马的孙贼!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心里也凄凄惨惨戚戚的乐视文化不愿这样的对抗就此结束,找了多条门路,继续鼓励和支持这帮本就有闹事意愿的旗人们继续鼓噪,甚至要去信访。
这样的态势,一直持续到11月4号当天,总局、央视、问界、泛亚电影学院等重量级机构联袂发布了一条重磅消息:
将于两天后在北平梅地亚大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一个横跨中日韩及北美的文化项目。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就是对近日甚嚣尘上的清宫剧大讨论以及“问界大动作”的最好收尾和注解了。
6号下午,北平梅地亚大酒店新闻发布厅内人头攒动。
主席台背景板印着“历史史诗《太平书》全球启动仪式”的金色字样,下方“问界双11购物狂欢节独家赞助”的logo在镁光灯下格外醒目。
全场只有这一家赞助商,显然今天也是一次恰逢其会的广告植入,顺带连主持人都变成刚刚上任问界副总裁的刘锵东。
场下记者们严阵以待,百十家媒体从国家级到市场化、从传统到新兴的传播矩阵严阵以待:
心浪、网易的门户编辑已架起摄影设备;
新华社、中新社的时政记者与《人民日报》文化版记者并肩而坐;
《财经》与《第一财经》的产业观察员正调试录音笔;
《楠都》、《心惊报》的娱乐条线记者举着长焦镜头捕捉台上细节,这两家并没有被排斥在外,就像微博从不无端封禁竞争对手的营销信息一样,除了违法乱纪和水军。
这是媒体的公信力的保证,有人唱反调,有时候反而是一种保护。
今天进场的粉丝名额很少,但规模庞大的发布会记者阵容,从一开始就给这个开场即高调的项目定下主题。
开放,热烈,包容,宏大!
“好,各位记者朋友、嘉宾朋友们好。”东子走上舞台,操着一口带着苏北口音的普通话,听起来却异常接地气:
“今天我们路总不在,忙着在北美给大家奉献优秀的国产科幻作品,因此委托我这个外行,来主持这场文化盛会。”
他顿了顿:“其实我也是有私心的,首先我要介绍本次发布会的全球唯一冠名商、赞助商——”
“感谢问界商城带来的‘双11购物狂欢节’,欢迎大家在11月11号莅临商城选购打折商品,全场起步对折!”
台下一阵哄笑,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和起哄声。
刘锵东自然知道今天的重要任务,不再废话,半侧身郑重地介绍嘉宾:
“让我用热烈的掌声欢迎——”
“韩国希杰娱乐副总裁,孙京植先生!”
“日苯东宝株式会社取缔役副社长,岛谷能成先生!”
“华特迪士尼公司大中华区执行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张志忠先生!”
“问界影视总经理,钟离芳女士!”
“国际著名影星、柏林影后、青年女演员刘伊妃女士。”
“北广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国内著名导演,郑小龙先生!”
“北平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张合平先生!”
“国家话剧院院长,周志强先生!”
“总局副局长、中影董事长韩山平先生!”
每一个名字响起,配合着的都是此起彼伏的快门声,像是激烈的交响乐。
从整个名单来看,外宾在前,官员压轴,中间都是文艺界人士,符合东大特色,也能叫记者媒体们对这个神秘项目更加充满期待——
这几乎是顶级资本、文艺力量和官方背书的结合了,今天老韩有两个身份,今天主要代表的当然是刚刚履新的副局长身份。
东子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打广告,以及以副总裁的身份担任主持人,凸显问界对这个文化项目的重视程度。
他迅速下台,继而钟离芳先代表问界介绍项目详情:
“感谢各位领导、同仁、媒体朋友们的莅临,为了响应国家《文化产业振兴法》的号召,近日问界联合中日韩顶级制作机构,将共同打造这部横跨两千年的史诗巨制《太平书》。”
“本项目由中影、问界、东宝株式会社、希杰娱乐、迪士尼共同投资,我们邀请了社科院历史所担任学术顾问,力求还原汉唐衣冠、宋明礼乐等华夏文明精粹。”
钟离芳不甚熟稔地点击着手中的翻页键,现场大屏上出现了几张小刘赶制的妆造图,主要是为了给今天的发布会制造噱头,也便于讲解主题。
“故事以穿越到战国末期的女剑客顾楠为引,因奇遇获得长生,从见证大秦一统到盛唐气象,从宋元更迭至明清鼎革,最终完成对‘天下太平’的精神求索。”
“同时,太平、和谐、和平也是我们中国人和全世界历来的共同愿景,具有极高的普世价值,因此这部将要和全球观众见面的影视作品,中文名叫《太平书》。”
记者们快门不停,赞叹不止,也惊讶于刘伊妃从去年的《山楂树》有孕、生产之后刚刚复出,就扛鼎这么一部不是电影、胜似电影的国际项目。
看着她在屏幕上英姿飒爽的女剑客定妆照,即便是《楠方》、《心惊报》等打着主意要挑刺的媒体也不得不承认——
在这样的剧情设置中,这个女剑客的人选在国内,根本不作第二人想。
刀马旦本就不多,自带流量和名气、国外观众和国际社会有认知的更少。
有些人一出场,其他人就成了将就,用在产后复出参演第一部作品的小刘身上,再适合不过。
钟离芳的介绍还在继续:
“《太平书》将由国际知名导演、问界总裁路宽先生担任总制片,总局副局长、中影集团董事长韩山平先生担任出品人。”
“全剧将采用单元剧模式,由《北平人在纽约》、《刮痧》、《金婚》等经典电视剧导演郑小龙先生担任总导演,拟邀请来自中日韩同在华夏文化体系熏陶下的优秀导演,负责不同的朝代单元。”
“演员方面,我们将进行非公开选角,严格根据剧本和人物形象,以国内优秀年轻演员、人艺国话等国家级剧院演员为主,以及角色契合度较高的外籍演员等作为补充,共同完成这部巨制。”
“好,朋友们。”画面最后仍旧定格在小刘的剧照,钟离芳最后总结道:
“《太平书》不是简单的历史演义,而是对‘何以中国’的深刻叩问,我们期待通过这个国际化的文化平台,让世界领略中华美学,展现中华文化的多元与厚重。”
“谢谢大家!”
全场掌声雷动,闪光灯如星河般闪烁,粉丝们看着刘伊妃的照片几乎都忘记了尖叫,转而被这样宏伟的手笔所震撼。
更别提现场的记者媒体了。
上一世乃至2025年,都没有过目标如此清晰、资本规模如此庞大、文化野心如此恢弘的影视项目。
资本的力量是无穷的,但资本总归控制在具体的人和群体手中。
不是没有人想做,是没有路老板这样一个费了七八年斗倒各类拦路虎、收拾了文艺界旧山河,继而准备开动航母出海的穿越者。
钟离芳的介绍只能算“抛砖引玉”,因为接下来每位嘉宾的发言和介绍,都叫大家对这样的项目前景更觉惊艳和壮阔。
老韩兴高采烈地代表官方表态:
“作为总局代表,我谨以三个‘前所未有’评价《太平书》项目——这是国家《文化产业振兴法》颁布以来,资源整合力度前所未有、文化创新格局前所未有、国际协同深度前所未有的标杆工程。”
他环视台下数百家媒体,特意停顿让快门声浪平息:
“我们将全程护航项目立项、拍摄、发行各环节,协调全国文艺院团骨干力量参与创作。特别要说明,这个项目已列入‘文化走出去’重点项目库,享受包括出口退税、特效补贴等一系列绿色通道政策。”
小平头自知今天不能抢戏,言简意赅地总结:
“今天,我们站在文化自信的新起点上,用光影讲述中国故事,用艺术传递东方智慧。这不仅是一部剧,更是一座桥梁,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中国与世界。”
“让我们携手同行,让《太平书》成为不同文明对话的使者,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架起理解之桥——让世界看到中华文化的厚度,也让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焕发新的生机!”
继而是迪士尼中国、希杰娱乐和东宝株式会社的代表轮番发言,表达对于这样的文化项目的支持和看好,日韩两方主要是通过自己控制的电视台渠道达成合作。
迪士尼纯粹是来架势凑场子,因为《太平书》在北美的dvd发行渠道奈飞自己完全可以一力承担。
在郑小龙、人艺、国话两位院长表达完激动和期待后,全场粉丝看着款步上台的刘伊妃尖叫应援,记者媒体们也精神为之一振。
内娱话题二人组,洗衣机虽然不在,他老婆也够劲!
奖金来了!
背后的大屏闪过最后一组定妆照,仓促之间小刘也就拍了这几幅留作今天宣传用。
刘伊妃俏立在话筒前,身材婀娜挺拔,月子后的辛苦训练效果凸显,反而因为生完孩子更具成熟韵味。
22岁、经历爱情和家庭滋润的小刘,这副躯壳和外表只能说是女娲炫技,不可复制了。
“朋友们大家好,刚刚各位领导、同仁们已经从各个角度阐述了对于这部电视剧的内涵、核心的介绍,作为演员,我就简单谈一谈对于这个女剑客角色的理解和认知吧,也算是带着大家初步领略这个壮美故事的冰山一角。”
“刚刚钟总介绍了它的中文名叫做《太平书》,其实我近一个月时间也参与了剧本的编写和讨论工作,作为一部注定要行销海外、和各国观众见面的作品,其实我认为它的英文名也极富内涵——”
女演员顿了顿,用英文讲述道:“《the daughter of ti》,意为时间的女儿。”
“这个名字来自于古希腊哲学家希罗多德的一句名言:history is the daughter of ti,即历史是时间的女儿。”
“没错,我扮演的顾楠,她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成为了历史本身的一部分,成为了时间的女儿。”
台下的外媒记者听得频频赞叹,从这样一个极度切题的剧集英文名,就能看出出品方的野心。
《太平书》是对和平与世界大同的期待,《the daughter of ti》则更加直接地把广阔无垠的华夏历史,铺陈在观众眼前。
小刘算是从另一个角度再次阐述了剧集的深刻内涵,也就没有过多赘述:
“感谢出品方给予我诠释这个跨越两千年文明史诗的机会。作为演员,能参与这样一部承载文化使命的作品,既是荣耀更是责任。”
“我会用自己的全部专业素养去塑造这位‘时间之女’,从战国青铜剑的寒光到盛唐丝绸的纹样,从宋代市井的烟火到明代火器的轰鸣,让每个历史细节都成为文明的注脚。”
“特别感谢中影、问界和日韩及北美团队合作搭建国际化舞台,让我们能用光影完成这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刘伊妃最后微微欠身,目光真挚地环视全场:“敬请大家期待!”
现场氛围几乎达到顶点,先是一窒,随后掌声像是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
无论是粉丝还是记者,谁又不愿意看到这样一部旗帜鲜明的文化产品扬帆出海呢
不说欧美,起码在一向压制和俯视内地娱乐圈的港台、日韩等地扬眉吐气一番,也能够叫绝大多数人交口称赞了。
发布会进入提问时间,因为项目细节还在沟通商谈中,今天能够透露的内容也有限,很快便结束了。
郑小龙昂首阔步走出会场,原京圈老导演应当是今天全场情绪最复杂的一位了,因为他是唯一一位从旧船踏上新土的文艺界人士。
至于这几日遗老遗少和反目成仇的昔日好友们的鼓噪,也早就湮没在现场铺天盖地的掌声和闪光灯中,再也无从挂碍。
2009年11月6号这一天,在后世文化学者、艺术史研究的记叙中,应当会获得一个大写的评价和介绍:
《太平书》项目的诞生,发轫于国家颁布《文化产业振兴法》的顶层设计,标志着中国文化产业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输出的战略转折。
在当时国内第一大文化传媒集团问界及领导者路宽的带领下,在中影、人艺、国话及泛亚电影学院等不同艺术资本、产业资本的鼎力支持下,从港台、日韩开始,迈出了文化远征的第一步。
它如同问界射向世界的第一支鸣镝,其破空之声,终将唤醒沉睡的东方美学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