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三百步外,三箭射掉敌军帅旗?这还是人吗?(1/2)
薛仁贵的勇猛,引得众人纷纷侧目,更引来了包括李世民在内的所有人的夸赞。
但战场上的薛仁贵,则是顾不上那么多,也没心思去管那么多。
因为,随着他不断的深入敌营,他能感觉到,他的速度已经慢了下来。
这种慢,不是因为杀敌的效率降低了,而是那种像是被沼泽黏住了一样的慢。
他想提速,但眼前的敌人一片又一片,一眼望不到边。
纵然他武艺再高,可面对如此泥沼一般的场景,也是有些吃力起来。
同一时间,跟在他身后的数百名轻骑将士也察觉到了不对劲。
“弟兄们,杀上去,夺了那高延寿贼子的帅旗!”
“后面的人跟上,跟上,不要怕!”
“将军,末将为你掠阵。”
有人高声呼喊,为同伴打气,有人厉声下令,加快了速度,也有人杀到最前面,与薛仁贵并肩。
但薛仁贵很清楚,他必须要做出改变了。
否则,即便是他能支撑,他胯下的战马也会因为体力不支而倒下。
万幸的是,他有随身携带震天雷的习惯。
这个习惯,是他在营州跟随柴令武作战时留下的。
因此,连带着他麾下的将士,也都被他下了严令,冲阵之时必须带上震天雷。
顷刻间,他拿定了主意,厉声喝道:“传令,变阵,收起刀枪,用震天雷!”
几乎是在他下达完命令的瞬间,他手心也多出一颗震天雷。
他毫不犹豫的拉下拉环,将震天雷扔进了眼前密集的敌人之中。
“轰隆~”
一道震耳欲聋的声音在敌我双方的耳边炸响。
而震天雷带来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随着滚滚浓烟冒出,原本还不断朝这支唐军挤压过来的敌军陡然停顿了一瞬。
而也就是在这一瞬间,薛仁贵麾下数百轻骑也瞬间完成了变阵。
紧接着,就是一面倒的屠杀。
随着隆隆声响传遍战场,所有看见薛仁贵表现之人,也都忍不住高声为他喝彩。
李世民更是哈哈大笑,忍不住夸赞道:“好,此子当真有勇有谋,假以时日,我大唐又当多出一个帅才。”
这一次,李世民对薛仁贵的夸奖从猛将变成了帅才。
可见薛仁贵临阵变阵这的表现,确确实实变进了他的心里。
毕竟,深入敌营,那就是泥牛入沼。
想要变阵,非得是智勇双全之人不能做到。
甚至,就连站在大纛仁贵叫声好。
但很可惜,他不能叫。
因为,薛仁贵已经快要杀到他的近前了。
于是,他急忙召集亲卫,命护纛手扛起大纛,转身就要朝地势更高的高慧真部逃去。
但薛仁贵本就是为他的而来,又怎会轻易放跑高延寿呢?
“不要节省震天雷,给我扔,炸出一条路来!”
薛仁贵厉喝一声,双手齐齐开动,两个震天雷就被他朝高延寿大纛所在的方向扔去。
“轰隆,轰隆,轰隆~”
紧接着,便是一阵榴弹雨从天而降,直接在众人眼前炸出一片真空地带。
“不必管侧翼的敌人,随我冲!”
薛礼当机立断,纵马直奔不断向山坡上移动的高延寿大纛追了过去。
“杀啊!”
数百名轻骑齐声喊杀,纵马追上薛仁贵的脚步。
前方,高延寿亡魂大冒,没想到这支仅有数百人的唐军竟然真能杀穿他数万人的大营。
太可怕了,这太可怕了!
他急忙厉声喝道:“跑,快跑,不对,给高慧真发信号,让他立即派人来接应本帅。”
但现在的大营,早已乱成一团。
纵然他的亲卫队还没有乱,也无法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将他的命令传到高慧真的大营。
万幸的是,高慧真的大营地势更高,能轻易的看见山下发生的事情。
因此,哪怕高延寿的命令传不出去,高慧真还是在第一时间做出了正确的应对。
他派出了上千人的亲卫营,顺着山坡冲了下去,接应高延寿的大纛。
没错,是接应高延寿的大纛,而不是接应高延寿。
总之一句话,高延寿可以死,但帅旗不能倒。
否则,就真的无力回天了。
“杀!”
上千人居高临下的俯冲,散发出来的威势,足以令人胆寒。
但高延寿不惊反喜,心中更是陡然涌现出一股逃出生天的喜悦。
“哈哈哈哈,天佑我高延寿,天佑我高延寿啊。”
他狂笑起来,心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还好,还好高慧真不是傻子,不然他今日,恐怕还真得被那勇猛的唐军小将活擒不可。
同时,薛仁贵等人也看见了那突然朝他们冲过来的上千精锐。
眼见即将到手的高延寿大纛,突然又被山坡上冲下来的高句丽骑兵围住,不少唐军将士顿时忍不住懊恼至极。
“该死,就差那么一点点了,不到三百步的距离。”
“娘的,这高延寿怎么这么能跑,白瞎了几千颗震天雷。”
“冲上去,和他们拼了,彼其娘之,今日非活擒高延寿那厮不可!”
唐军阵型之中,不少将士纷纷破口大骂。
明明只剩下几百米的距离,高延寿和他的帅旗就能到手,偏偏在最后一刻功亏一篑,真他娘的操蛋。
只不过,相比众唐军将士的懊恼,此刻的薛仁贵,却是前所未有的平静。
他死死的盯着那杆距离他只有三百步的帅旗,心中不断计算着风向和角度。
然后,他突然动了。
只见他肩膀一抖,手上的复合弓便到了手心。
众人还未反应过来,三支箭矢,已经化作三道流光,直奔敌军帅旗而去。
“嗡~”
然后,上一秒还在狂笑的高延寿,顿时就像是见了鬼一样,整个人瞬间怔在原地。
因为,旗杆上的帅旗,突然坠落到了他眼前。
紧接着,一众高句丽士卒也傻眼了,他们的帅旗呢,为什么眨个眼的功夫,就只剩下一杆旗杆了?
甚至别说高句丽的士卒懵了,就连薛仁贵身后的唐军也都懵逼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