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贞观风流 > 第400章 营州甚乐,不思途也!

第400章 营州甚乐,不思途也!(1/2)

目录

贞观十七年,正月初三。

洛阳,东郊校场,五万大军浩浩荡荡齐聚于校场中间的广场之上。

此次东征,李世民一共动用了十五万大军。

其中四万水师大军,已经先行赶往莱州,由张亮率领,准备自莱州出海,直插平壤。

此外,还有六万胡族大军,则是由兰、河二州直趋辽东。

最后,便是这东郊校场的五万大唐本部兵马。

此战,由李世民为三军统帅,李绩为辽东道行军总管,率本部五万军马,张亮为平壤道行军总管,统率登州水师一应事宜,余将皆从。

有道是兵一过万,无边无沿,兵过十万,连天彻地。

这五万大军,虽没有达到十万人那般连天彻地的规模,但放眼望去,依旧是黑压压的一片,一眼望不到头。

东郊校场的点将台上,李世民一身黝黑的甲胄,手持锋利的宝剑,居高临下的望着下方浩浩荡荡的军卒。

浑身上下,都写满了意气风发几个大字。

点将台下,诸将景从,神色肃穆,杀气冲天。

而就在点将台与大军方阵之间,还搭建有一个祭天占卜所用的高台。

高台上,李绩一身道袍,手持龟甲,像是羊癫疯发作了一般,脑袋疯狂甩来甩去,口中念念有词,脚下还踏着某种奇异的步伐。

他绕着高台上从左到右的转了三圈,又反过来转了三圈,最终,将龟甲高高抛起。

“哗啦~”

龟甲落地的声音很轻,但还是传到了所有人的耳朵里。

众人都不禁伸长了脖子,朝高台上看去。

李绩恢复正常,俯身拾起龟甲,随即转身将龟甲迎朝李世民,高声咆哮道:“陛下,上天有示,此战,大吉!”

李绩的咆哮声随风飘散,清晰的传进了所有人的耳朵里。

李世民闻言,肃穆的脸上不禁浮现一抹笑意。

紧接着,他手中宝剑忽然重重挥下,厉声喝道:“战!”

“战!战!战!”

随着李世民一声战吼出来,下方的肃穆的方阵,顿时像是被按下了开关键,其声应和,震耳欲聋,响彻天际。

三声战后,李世民收回宝剑,对着下方厉声道:“誓师!”

随着李世民一声令下,两名早已准备好的死囚,便被几名甲士架到了祭祀天地的高台上。

紧接着,便是两名将士手起刀落,将两名死囚枭首。

死囚的人头顺着阶梯滚落,一直滚到最近的士兵方阵前方方才停下。

而一众将士对这残忍的一幕,却是早已习惯。

随着死囚人头落地,李世民也再次挥动宝剑,厉声喝道:“传令,出征!”

“杀!杀!杀!”

三道令风云变色的喊杀声响彻云霄过后,五万名将士齐齐转身,跟随令旗的指引,开始涌出校场。

李世民也下了点将台,在一众老将的簇拥下,来到一处写着唐字的大旗之下,翻身上马,等待出营。

五万人的大军,自是不可能一块儿行军,而是按照大唐的行军规则,分作前中后左右五军,每部一万人。

一直到李绩所率的前军已经出营,李世民的帅旗,才开始缓缓前移。

李世民坐镇的大军,自然是中军。

同时,这一万大军,也是此次大唐出动的十五万大军之中,最为精锐的一万人。

这一万人中,除了李世民的三千玄甲亲兵之外,余下七千人,尽皆是一人三骑的精锐轻骑。

一人三马,也就意味着这支军队,可以自己携带辎重粮草,不必像其他几路大军一般,身后跟着长长的尾巴。

此外,柴令武麾下三员大将,裴行俭,薛仁贵,高侃,也尽皆被编入了这支军队。

当然,他们都在,柴令武自然也在。

只不过,相比意气风发的众人,柴令武却是非常郁闷。

因为,他堂堂从二品的开国县公,竟然没资格靠近李世民的亲兵大纛,也没资格开自己的小灶!

这就很让人难受了。

在大唐生活这么多年,他想见李世民的时候,那都是随时去见的。

结果,一开始打仗,他就连靠近李世民大纛的权力都没有了?

当然,这也就罢了。

关键是,他在长安养尊处优这么多年,胃口早都养叼了,这突然要他来吃军中的猪食,他是真吃不下去啊。

偏偏他现在的官职,还连个低等的果毅都尉都不如,根本没资格开小灶。

真真是,苦也!

这不,大军还没走几天呢,柴令武就已经饿得直叫唤。

恨不得冲击李世民的大纛,去李世民的营中薅些好吃的。

无奈打不过玄甲军那群变态,遂作罢!

大军一路前行,周遭的环境,也逐渐从隆冬的萧条,变成了初春的忙碌。

宽阔的水泥官道两侧,柳树抽出新芽,沿路的农田之中,百姓们种下的麦子也抽出嫩黄。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春意盎然。

唯独柴令武,已经彻底恹摆了。

这一路走来,他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两眼冒绿光,恨不得抱着马屁股生啃。

在长安养尊处优多年养出来的将军肚,也被饿没了。

但很可惜,李世民对于柴令武的惨状,非但没有半分同情,反而特意把他叫到大纛之下,狠狠的嘲笑了一番。

柴令武无力反抗,也只得暗暗将这个仇记在心里,准备等东征结束之后,从他闺女身上找回场子。

总之,行军的日子,就这么在枯燥之中一天天过去。

与此同时,大唐出动十五万大军,准备东征高句丽的消息,也终究还是传到了高句丽国中。

随着消息的扩散,刹那之间,整个高句丽国中也不受控制的人心浮动。

恐慌的情绪,以最快的速度,蔓延到了高句丽全境。

因为,他们又想起了许多年前,被唐军支配的恐惧。

或者说,被柴令武支配的恐惧。

犹记得当年,柴令武仅用一城之力,不到五千兵卒,便硬生生抢走了扶余城内的数万石粮食。

此外,还将辽中城完全毁于一旦,让数万无辜百姓沦为雪中枯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