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朕回来还要向你汇报不成?真把自己当宰相了?(1/2)
都说人只用二十一天,便能养成一个习惯。
但柴令武从一开始的看见政务就头疼,到能够按时按量的完成折子,却是足足花了三个月时间。
时间来到十月初八。
清晨,柴令武正在靠在政事堂的窗户边上,一边看着手里的折子,一边喝着尚食局送来的滚烫的肉粥。
几缕细碎的雪花,忽然透过窗台上的缝隙,飞到了他的手背上。
丝丝凉意从手背上传来。
但还不等柴令武看清雪花的形状,手背上的凉意已经被政事堂内暖烘烘的地龙蒸发殆尽。
“又下雪了啊?”
柴令武放下手中的奏折,侧目看向窗外。
只见政事堂外的广场之上,不知何时,已经堆积了薄薄的一层积雪。
看着窗外飘散的雪花,柴令武靠回软榻上,心中忽然有些感慨。
落雪了,便意味着这一年又要结束了。
年少的时候,他总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一天的日头长得,怎么盼也盼不到天黑。
直到现在,他已经成了四个孩子的父亲,已经入了政事堂,成为如今政事堂唯一的代理宰相。
再回首,他才诧异,时间已经过去多年了。
他目不转睛的盯着窗外的小雪,心情是前所未有的平静。
“笃笃笃~”
这时,一道急促的脚步声,蓦地自政事堂之外传来。
柴令武收回目光,向门外看去。
入眼处,是如今已为东宫大黄门的章季。
章季快步进门,抖了抖身上的风雪,抬头迎上柴令武询问的眼神之后,脸上顿时浮现一抹笑意。
“公爷,忙着呐?”
看着章季风尘仆仆的样子,柴令武脸上也不禁浮现一抹微笑,轻笑着打趣道:“什么风把章大伴给吹来了?”
大伴,是宫中位高权重的大太监独有的称呼。
如今章季为东宫宦首,自然也有资格让旁人称上一声大伴。
当然,这里说的是旁人。
柴令武与章季相识多年,唤他一声大伴,那就是打趣的意味居多了。
章季熟悉柴令武的性格,听见他的打趣,顿时呵呵一笑道:“咱家不过一介阉人,敢踏足政事堂这天下首善之地,自然是只能趁太子殿下的东风。”
“原来如此!”
柴令武点点头,示意章季自己找地方坐,便拿起折子,继续看了起来。
章季也不客气,搬了根胡凳坐到柴令武对面,这才慢条斯理的道明来意。
他道:“今日初雪,殿下给各部衙门的相公们,都放了一日的假,殿下让咱家来和公爷说一声,让您尽快把手上的事情处理完了,去东宫吃羊汤锅子。”
听完章季的来意,柴令武不由得挑了挑眉。
随即反问道:“除了我,殿下还请了谁?”
章季摇摇头,淡淡道:“没有了,就您一人!”
“就我一人?”
柴令武有些诧异,但诧异片刻之后,便忍不住笑了笑,旋即也不再多言。
堂中气氛静默下来。
柴令武继续处理公务,章季则起身一甩拂尘,缓缓退了出去。
半个时辰后,柴令武将最后一本折子扔进萝筐里,随即起身伸了个懒腰。
命守在门前跑腿的小吏将折子分还各部,柴令武便出了政事堂,缓缓朝东宫而去。
小雪飘散如绒毛,柴令武行在雪中,颇有一种超然的心境。
可惜的是,地上杂乱的脚步,破坏了这一美景。
及至东宫门前,他还未踏入东宫门槛,一股羊肉的香气便已经扑鼻而来。
“公爷!”
两名小太监上前,对着柴令武施施然一礼,旋即转身,准备为他带路。
柴令武跟着两人,来到一处湖心亭。
羊肉的香味,正是从亭中传来。
“来了?”
亭中,李承乾正亲自往炉子里添加果木。
看见柴令武过来,不由得笑道:“汤刚好!”
柴令武点点头,三步并作两步,进了亭子躲避风雪。
此处本是东宫之内一处极佳的景观池,但随着天气入冬,池面上也被冰雪所覆盖。
他走到亭子另一侧坐下,火炉之上铜锅里的羊汤,恰好咕嘟咕嘟冒起泡泡。
汤锅子,其实就是大唐版的火锅。
当然,火锅那是后世的叫法,在大唐,这样的吃法有一个很雅的名字,叫做古董羹。
“熟了,都可以吃了!”
李承乾在柴令武对面坐下。
招呼柴令武一声之后,便提起筷子,率先夹了一筷子羊肉,放到韭菜花做成的酱料里蘸了一下。
随即一口将滚烫的羊肉放进嘴里,即便被烫得嘶哈出声,也不愿张开嘴巴。
柴令武点点头,也夹了一筷子羊肉放到嘴里咀嚼。
只不过,相比羊肉,他更想吃架子上还没开煮的绿菜,没办法,大唐的冬天,绿菜才是稀罕物。
于是,吃了几口羊肉之后,他果断起身,将一盘子菘菜倾倒进了滚沸的羊汤里。
“别!”
李承乾急忙出声阻止,却不料还是晚了一步。
碧绿的菘菜,已经随着羊汤滚沸开始滚沸。
李承乾有些懊恼道:“这么早放蔬菜,会坏了羊汤本来的滋味的,这可是从草原上运过来的岩羊,一年到头也就冬日上冻之后能吃上那么几回,你这不是暴殄天物嘛?”
听着李承乾的责怪之言,柴令武的回应很简单,简单到只翻了个白眼。
随即便伸出筷子,开始在锅子里捞菜吃。
“嗯......滋味的确鲜美!”
蔬菜入口,鲜香的味道布满口腔,柴令武顿时忍不住夸赞了一声。
他不得不承认,草原上运过来的岩羊,滋味的确是比中原地区豢养的羊肉更加鲜美,也难怪李承乾会觉得可惜。
而李承乾听见柴令武的夸赞,一张脸更是幽怨得像是一个怨妇。
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接受现实,果断伸出筷子,开始和柴令武争抢为数不多的蔬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