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贞观风流 > 第378章 大唐皇帝令:“兵进,高昌!”

第378章 大唐皇帝令:“兵进,高昌!”(2/2)

目录

柴令武愣了一下,诧异道:“哪个大将军,什么大军?”

王征脸上挂笑,来到柴令武眼前说道:“自然是西征高昌的大将军和西征高昌的大军。”

“西征高昌的大军?”

听见这话,别说柴令武,就连跟在柴令武身旁的几名纨绔都是一头雾水。

因为这个消息,他们还真不知道。

一个月前,他们倒是在玉门关遇到了受李世民派遣,去往西昌斥责麹文泰的使节。

但当时的使节,也没告诉他们大唐准备这么快就征讨高昌啊。

王征看见几人的表情,急忙拍了一下自己的嘴:“瞧末将这脑子,都忘了您几位刚从西域回来。”

说完,便给柴令武等人解释起了来龙去脉。

顺便将消息发酵之后,民间的各种反应,也都告知了几人。

“原来如此!”

听完王征的解释,众人顿时恍然大悟。

“也罢,既然大总管要将大散关作为大军下榻之所,我等另寻他处便是。”

柴令武点点头,倒也没有坚持。

毕竟他麾下八百人,肯定是没有数万大军重要的。

更别说这数万大军,还是出关去征战,于情于理,他都没理由赖在大散关不走。

见柴令武如此通情达理,王征也是连连道歉。

“抱歉了公爷,此番是末将安排不周,改日末将入长安述职,定然登门请罪。”

柴令武摆摆手,也没有和王征继续废话。

而是召集人手,迅速出了大散关,快马朝前而去。

没办法,速度再不快点,天就要黑了。

如今正值隆冬,不找个遮风避雨的地方扎营,是真的会冻死人的。

只是众人的运气实在是不怎么好。

刚刚出城没一会儿,便迎面遇上了西征的唐军。

此次大唐西征高昌,采用的是以部族军为主,唐军为辅的方式。

部族军主力部队,大多聚集于陇州,渭州,会州等地等候候君集。

因此,唐军本部人马并不算多,只有一万人上下。

但即便是只有一万人,也足以将道路占得密密麻麻,无奈之下,柴令武只得带着麾下弟兄靠山体一侧避让。

这一避,天也就黑了下来。

柴令武抬头看了看天色,再看看半个多时辰过去,只过了不到一半的唐军主力,不由得有些郁闷。

照这架势来看,今夜他大概率是要在野外扎营了,要不然就只能赶夜路。

但不管怎么选,这一夜都注定无眠。

他正郁闷间,唐军主力之中却是突然分出了一支小队,举着火把直奔柴令武而来。

“前方可是新兴县公当面!”

一名校尉远远的对着柴令武喊了一声。

柴令武回神,不禁有些讶异,但还是点头道:“正是!”

校尉闻言,语气陡然恭敬起来:“公爷,我家大总管请您一叙。”

“大总管,请我一叙?”

柴令武愣了一下,几名纨绔也是忍不住面面相觑。

尉迟宝琪蹙眉道:“陈国公于长安时,向来是独来独往,从不拉帮结派,也从未曾听闻他与何人有过深交,今天怎么会主动请你过去,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

柴令武没说话,但心里也很是疑惑。

大唐这些将领,因为同出将门的关系,大多数人与他关系其实都还不错。

唯独有两人,他不算熟悉。

一是李靖,二便是候君集。

李靖不必多说,功劳太大了,一般不领兵的时候,都是深居简出的不露面,他就算想接触,也没机会。

而候君集,则是大唐将门之中的一个异类。

也不知是和大唐这些朝臣没有共同话题,还是他不屑于和其他人交往,总之,他是主动隔绝了一切人际交往。

别说和他这个小辈了,就连和他的父亲柴绍,来往也不多。

而今日,候君集却罕见的主动派人来请他......难道是因为他长得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让候君集这样的人都对他青眼相加?

柴令武如是想着,然后,眼神突然变得有些古怪起来。

主要是,候君集这个举动,真的很奇怪。

要是放在平时,柴令武都会只当这是一次寻常的会面。

但关键的关键,就在于现在是在行军途中,候君集忙军中事务还未必能忙得过来,偏还要在百忙之中抽空见他。

总不能,真是他长得太帅了吧?

“公爷,请吧!”

校尉自是不知柴令武思绪已经飞到了天上,见柴令武没拒绝,便直接出声邀请。

柴令武回神,想了想,还是决定去看看怎么个事儿。

“你们在这等我一会儿,我去去就回!”

他转头对着几名纨绔交代了一声,旋即跟在那校尉身后,一路穿过军阵,来到渭河畔的一处河滩边上。

河滩上,等人高的火把熊熊燃烧,将河滩映照得恍如白昼。

正中间,一个巨大的火堆上炙烤着羊肉,羊肉滋滋冒油,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火堆边上,一名身材魁梧,气度斐然的中年将领大马金刀的坐在巨石上,等待着亲卫烤羊。

此人,正是陈国公候君集,也是有唐贞观一朝,极少数未得善终的名将之一。

当然,候君集最后不得善终,纯粹是他自己作的,和李世民一点关系都没有。

甚至李世民在他谋反之后,还设法与群臣周旋,保全了他的家人,也未曾因为他的过否了他的功,依旧让他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堪称是厚待之中的候待。

“大总管,新兴县公带到!”

亲卫上前,向候君集缴令。

柴令武见状,也远远的朝候君集拱手一礼,见礼道:“见过大总管。”

候君集转头,上上下下打量了柴令武一眼,这才面无表情道:“贤侄来了,不必拘礼,起来吧。”

听见候君集对自己的称呼,柴令武立马就判断出来候君集寻他是为私事而非公事。

尽管他不太清楚他们之间能有什么私事好谈,但毕竟对方的资历摆在那里,他还是非常丝滑的转变了称呼。

起身问道:“不知候叔叔寻小侄前来,所谓何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