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贞观风流 > 第367章 我还以为你们聚在一起,是要给大唐添堵呢!

第367章 我还以为你们聚在一起,是要给大唐添堵呢!(2/2)

目录

因为他也想不明白,唐军为何那么快便抵达了西域。

按照大相的计算,以唐军正常的赶路速度,怎么也要走上两个月,才能从高原走到西域,而现在才一个半月。

总不能是大相误判了唐军的行程吧,还是说他去西突厥,耽搁了太多时间?

主位上,麹文泰将吐蕃使节与突厥使节的表情尽收眼底,也不由得微微皱起了眉头。

吐蕃使节抵达高昌这半个月,他的内心的确是有些动摇起来了。

毕竟大唐远在东方,而突厥和吐蕃,则是一南一北,将西域夹在中间,随时能对西域诸国造成威胁。

但此时此刻,看见两国代表的样子,他突然又对两国没了信心。

光是听见大唐的天使抵达的消息,便已是一副如临大敌的姿态。

等到大唐天兵西进,他们,当真能替西域挡下大唐的怒火?

沉吟一瞬,他对着诸国使节问道:“诸位,大唐天使已至城外,我高昌乃是撮尔小国,自是不敢将上国天使拒之门外,却不知诸位可要见上一见?”

“见!”

“不见!”

麹文泰的话刚刚问出口,人群中便立即传出两道不同的声音。

却是西域诸国的使节,与吐蕃和突厥使节出现了分歧。

一名小国使节站起来,先是打量了一眼吐蕃和突厥使节,见两人面上虽有凝重之色,却也没什么明显的不满。

这才斟酌着开口道:“我等今时尚为大唐之藩属,若是不知天使驾临则罢,而今既已知晓天使远来,却避之不见,难免有不敬之嫌。”

麹文泰轻轻点头,算是认可了那小国使节的观点。

随后,他将目光看向了吐蕃与突厥人的使节。

两国使节看懂了麹文泰的眼神,不由得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的眼中看见了凝重。

对于大唐,他们当然是忌惮的。

否则也不会有今日之事。

但现在唐人亲至,他们也不可能阻止这些小国去见唐使。

不然,就是真把这些小国推到大唐那边了。

思虑片刻,突厥使节沉吟道:“大唐天使此番驾临高昌,想来定是有什么谕令降下,我等便不凑这个热闹了。”

听见两人的回答,麹文泰倒也不意外。

毕竟,两国使节此来,正是为了挑拨西域诸国与大唐对立。

现在唐人来了,他们心虚也是正常的。

他点点头,沉声道:“既如此,还请二位上使至偏殿稍坐,待小王将大唐天使引入城中安置,再行招待之事。”

两人闻言,心中颇有些不甘。

但事已至此,两人却也只能听从麹文泰的安排,跟着几名宫人绕过屏风入了偏殿等候。

送走两国使节,麹文泰目光再次移向一众使节,沉声道:“既然诸位皆欲与本王出城亲迎上国使节,这便出发吧。”

言罢,也不管诸国使节跟不跟得上,便自顾自的起身出了王宫。

诸国使节面面相觑一阵,不禁下意识看向了偏殿入口。

实话实说,他们对吐蕃和西突厥,也还是很忌惮的。

正如麹文泰所想的那样,大唐虽强,却远在东土。

而吐蕃与西突厥,则是随时悬在西域诸国头上的一把利剑。

以至于这些年来,他们不得不两面摇摆,一边奉大唐为主,一边又遣使讨好吐蕃与西突厥。

如今大唐的使节一来,他们便弃两国而选大唐。

万一被两国记恨上,只怕将来又要被两国割肉。

想到那种可能,一众使节都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

但这就是小国的生存之道,他们也只能两相其害取其轻。

“走吧走吧,莫让天使久等了!”

有人起身跟上了麴文泰,其他人见状,也纷纷起身跟上。

当麴文泰带着诸国使节迎出交河城时,柴令武所率的八百轻骑也浩浩荡荡的抵达了交河城下。

看见那军容整齐,弥漫着肃杀之气的八百唐军,一众使节都忍不住纷纷变了脸色。

他们怕的不是这八百轻骑,他们怕的,是这样的轻骑,大唐还有几十万。

相比之下,吐蕃和突厥的大军虽然也很强悍,但在唐军面前,就有些不够看了。

麴文泰的目光在八百唐军身上扫过,最终准确的定格在了被众人簇拥在大纛之下的柴令武身上。

他急忙小跑着朝柴令武迎去,远远的拱手道:“未知新兴县公引兵亲指,小王有失远迎,还请上国公卿恕罪则个。”

见麴文泰一口交出了自己的爵位,柴令武不免有些惊讶:“国主认识某家?”

麴文泰赶忙解释:“当年在大唐之时,曾远远的见过公爷一面,公爷英姿,小王至今不敢忘怀。”

听见这话,柴令武的表情不由得变得古怪起来。

他要是没记错的话,这些小国给李世民上尊号的时候,他貌似在坐牢来者。

不过,他也懒得纠结麴文泰到底是见过他还是调查过大唐所有的大人物。

反正在他眼里,西域这些小卡拉米,都是畏威而不怀德的小角色。

对上吐蕃使节,他还愿意给几分好脸色,毕竟吐蕃不弱。

但西域这些小卡拉米嘛……那就无所谓了。

他扫过麴文泰身后一群使节,明知故问道:“高昌,挺热闹哈,这么多人都在呢?”

听出柴令武的言外之意,麴文泰赶忙陪笑道:“适逢其会,适逢其会罢了。”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是准备商议怎么给大唐添堵呢。”

柴令武皮笑肉不笑的一句话,顿时引得所有人都变了脸色。

麴文泰更是忍不住暗中将吐蕃和突厥使者妈了个狗血淋头。

今天这事,明明是他们搞出来的。

关键时候,他们到好,直接当起了缩头乌龟,怒火都让他们来承受。

但现在,他肯定是不可能供出吐蕃和突厥的,不然就是真的两面不讨好了。

他只得硬着头皮道:“公爷言重了,我等西域诸国对大唐忠心耿耿,岂能做出那等背主之事?”

言罢,赶忙转移话题道:“公爷,城外风沙大,非是谈话之地,还请公爷与诸位上国天兵先与小王入城稍作歇息,如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