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南洋行……9(2/2)
早已候在外面的贴身小太监王瑾立刻迎了上来,低声道:“殿下,您吩咐的静室,奴婢已经带人布置妥当了,就在寝殿东侧的‘澄心斋’,按您旧日的习惯,一应物件都已齐备。”
朱常洛“嗯”了一声,并未多言,信步朝着澄心斋走去。
道房乃是朱常洛修持静坐、涵养心性的私密之所。
推开虚掩的房门,一股淡淡的、熟悉的檀香混合着某种南洋特有草木的清气扑面而来。
室内陈设极其简朴,一桌一椅一蒲团,靠墙设有一张云床,用于静坐休憩的窄榻,墙上悬挂着一幅墨迹淋漓的道德经章节,笔法空灵飘逸。墙角青铜兽首香炉中,一缕青烟正笔直上升。
窗明几净,窗外是一小片精心打理过的竹林,晚风穿过,竹叶沙沙作响,更添幽静。
多少有几分返璞归真的清净。
在王瑾的服侍下,朱常洛褪下亲王常服的外袍,只着一件宽松的素色道袍,走到蒲团前,盘膝坐下,闭上了双眼。
他并未进行复杂的科仪,只是调整呼吸,意守丹田,让自已纷乱的思绪慢慢沉淀下来。
脑海中,今日抵达南洋后的一幕幕如同走马灯般闪过,港口盛大的迎接仪式、叶梦熊沉稳的面容、女真骑兵的剽悍、土人首领谄媚又复杂的眼神、西洋使节虚伪的贺词、陈平献上的那本堪称“南洋攻略”的珍贵册子、还有锦衣卫昝文魁提到的汉土矛盾……
这些信息庞杂而汹涌,在他脑中碰撞、交织。
他需要在这方寸静室之内,将它们梳理清晰,化为自已治理这片疆土的方略。
时间在静默中悄然流逝。
当朱常洛再次缓缓睁开双眼时,窗外已是星斗满天。
他维持着打坐的姿势未变,眼神却已是一片清明,深邃如同这南洋的夜空。
他轻轻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直的脖颈,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带着些许自嘲的苦笑,低声自语道:“呵……真是,好久未曾用过脑子了……这么长时间没有用,猛地用一下,还真的有些不适应……”
这声感叹,并非疲惫,而是一种久违的、投入棋局后的亢奋与专注。
在北京城时,他是谨小慎微、远离权力核心的康王,很多时候无需他动脑,也轮不到他动脑。
而如今,在这遥远的南洋,他是说一不二的藩王,是这盘复杂棋局的执棋者之一。
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万千生民的命运,影响他朱常洛这一脉未来的兴衰。
然而,在他那看似平静的眼眸深处,一丝锐利的光芒一闪而逝。
被动承受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他主动为自已谋划的时候了。
这南洋关乎权力的棋局,他既然已经坐下,便绝不会轻易离席……
陈平离开了康王府,并未返回驿馆,而是乘坐马车穿行在南洋城华灯初上的街道上。
南洋的夜晚比北京城来得更急,空气中依旧残留着白日的湿热,夹杂着香料、海腥和各种热带花朵混合的复杂气味。
马车七拐八拐,来到了一座位于城南富人区、门庭并不显赫但守卫森严的府邸前——张府……
门房显然认得他,并未多问,径直引他入内。
穿过几重庭院,来到一处书房外。
书房内灯火通明,隐约可见一个略显富态的身影正伏案查阅账册。
“东家,陈大人到了。”门房通传后便悄然退下。
陈平整理了一下衣冠,迈步进入书房。
书案后,一位年约四旬、面容圆润、眼中透着商贾特有的精明与谨慎的男子抬起头,正是皇家商号总商、实际掌控着大明海外贸易庞大网络的张丁征。
“回来了?”
张丁征放下手中的毛笔,靠向椅背,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坐。说说吧,咱们康王殿下,对那份‘薄礼’,是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