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十月某个清晨的时间褶皱(1/2)
闹钟在八点五十七分准时震动时,我正陷在被子里做一个模糊的梦——好像是在老家的巷口追一只橘猫,猫跑着跑着就变成了小时候背过的英语单词卡片,飘得满巷子都是。我摸索着按掉手机,指尖触到屏幕的冰凉,才猛地惊醒:今天是要上班的,不是周末。
赖在床上翻了个身,盯着天花板上那块因为去年雨季漏水留下的黄渍发愣。它像一幅抽象画,有时候像云朵,有时候像摊被踩烂的橘子皮,今天看倒像个没写完的字母“C”。脑子里闪过昨天背到的单词“circustance”,尾缀怎么拼来着?“-stance”还是“-tance”?算了,先起床再说。
九点零五分,终于把自己从床上拔起来。赤脚踩在地板上,凉意顺着脚心往上爬,激得我打了个哆嗦,赶紧趿拉上拖鞋。卫生间的镜子蒙着层薄雾,我挤了牙膏,牙刷塞进嘴里时才发现,昨晚忘了把牙膏盖拧严实,管口黏糊糊的,蹭得手指上都是。“又犯这种马虎病。”我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皱了皱眉,嘴里的泡沫跟着晃了晃。
刷牙的两分钟里,我在脑子里列了今天上午的计划:背四十个新单词,做一组帕梅拉的拉伸,然后做饭。可等我刷完牙,擦脸时瞥见台面上的洗面奶——昨天刚开封的,挤出来是淡绿色的膏体,闻着像青柠,比之前用的薄荷味温和多了。我对着镜子多揉了一会儿,直到脸上泛起细密的泡沫,才慢吞吞地用水冲掉。
九点十五分,坐到书桌前。书桌靠窗,十月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摊开的单词本上投下一道金边。我翻开昨天的页码,“dilly-dally”这个词用荧光笔标了黄,旁边写着“磨蹭、浪费时间”,当时还在心里想,这个词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今天的新单词里有个“procrastate”,意思差不多,但更正式些。我在草稿纸上写了三遍,嘴里默念着发音,忽然想起大学时背单词的日子——那时候在图书馆,一坐就是一下午,现在工作了,只能挤早上这点时间,效率差远了。
背到第十五个单词“persevere”时,手机响了,是妈妈发来的微信:“今天降温,记得穿外套,中午吃点热的。”我回复“知道啦”,手指在屏幕上顿了顿,又补了句“你和爸也注意保暖”。等再回到单词本前,刚才背的“persevere”怎么拼来着?“p-e-r-s-e-v-e-r-e?”我在草稿纸上写出来,对照着单词本看,没错,可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又念了两遍例句,才勉强把它塞进脑子里。
九点四十分,背完第三十个单词,肩膀开始发酸。我站起来,走到阳台,想活动活动。阳台的晾衣架上挂着上周洗的床单,风吹过来,布料轻轻蹭着我的胳膊,软乎乎的。楼下的公园里,有个老奶奶带着小孙子学走路,小孩穿着蓝色的连体衣,像个小企鹅,走两步就晃一下,老奶奶弯着腰跟在后面,嘴里念叨着“慢点儿,慢点儿”。我靠在栏杆上看了会儿,直到小孩被一块小石子绊了一下,老奶奶赶紧把他抱起来,我才回过神——呀,都快十点了,拉伸还没做。
跑回客厅,打开手机上的健身APP,帕梅拉的拉伸视频已经加载好了。跟着音乐做了两分钟,我就开始喘气。以前做一组二十分钟都不觉得累,现在才五分钟,腰就酸得不行,胳膊也抬不起来。“果然是久坐不动的锅。”我心里嘀咕着,动作慢了下来,最后干脆暂停视频,改成了简单的转腰和扩胸。就这么糊弄了十分钟,一看时间,十点零五分了。
“单词还没背完呢。”我有点懊恼,刚才看小孩走路看入了迷,又耽误了时间。回到书桌前,剩下的十个单词显得格外刺眼,尤其是“undry”,看着就想起堆在卫生间的脏衣服——昨天换下来的T恤和牛仔裤,扔在洗衣篮里,已经快满了。我盯着“undry”这个词,脑子里天人交战:是先背完单词,还是先把衣服洗了?
纠结了三分钟,我还是站起来,拎着洗衣篮进了卫生间。“就当是背单词间隙的休息吧。”我自我安慰道。把衣服倒进洗衣机,加了洗衣液,按下启动键,机器嗡嗡地转起来,声音不大,却像个小马达,在安静的屋子里撞出些声响。我靠在卫生间的门上,看着洗衣机里的衣服被水浸湿,慢慢翻滚,忽然觉得有点放松——洗衣服这种不用动脑子的活儿,有时候还挺治愈的。
等洗衣机开始脱水时,已经十点三十五分了。我回到书桌前,剩下的十个单词还在等着我。可刚才被洗衣服打断,思路全乱了,背“efficy”时,盯着“e-f-f-i-c-i-e-n-c-y”这一串字母,眼睛都花了。我揉了揉太阳穴,拿起杯子喝了口水,水是早上刚烧的,现在温温的,顺着喉咙滑下去,稍微缓解了点烦躁。
“再坚持十分钟,背完就做饭。”我给自己打气,重新拿起笔。这十分钟过得格外慢,每背一个单词都要反复确认好几遍,生怕转头就忘。等背完最后一个单词“schedule”时,我长长地舒了口气,看了眼时间,十一点整。“终于搞定了。”我合上单词本,把它放进书桌的抽屉里,顺便瞥了眼抽屉里的照片——那是去年和朋友去海边拍的,我穿着白色的裙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现在再看,觉得那时候的自己比现在轻松多了,至少不用一边背单词一边担心上班迟到。
十一点零五分,走进厨房。冰箱里有昨天买的青菜、鸡蛋和一块五花肉。本来想做红烧肉,可一看时间,再炖肉肯定来不及,只能简单炒个青菜,煎个鸡蛋,煮碗面条。我把青菜从冰箱里拿出来,叶子上还带着点水珠,绿油油的,看着很新鲜。洗青菜的时候,水流过手指,凉丝丝的,我想起小时候在奶奶家,奶奶洗菜总是在院子里的井边,用井水,比自来水凉多了,洗出来的青菜也觉得更甜。
切青菜时,菜刀有点钝,切到菜梗的时候,得用点力气才能切断,发出“咚咚”的声响。我切得很慢,一片一片地码在盘子里,心里盘算着:中午吃面条,下午上班的时候,抽屉里还有昨天买的全麦面包,饿了可以垫垫。忽然想起昨天在公司,下午三点多的时候,肚子饿得咕咕叫,同事小林分给我一块巧克力,黑巧,特别苦,可当时觉得好吃极了。
十一点二十分,锅里的水开了,我把面条下进去,面条在水里翻滚着,像一群扭动的小银鱼。趁着煮面条的间隙,我煎了个鸡蛋。油热了,鸡蛋磕进锅里,“滋啦”一声,蛋清迅速凝固,边缘慢慢变黄,香味一下子就飘了出来。我用铲子把鸡蛋翻了个面,看着蛋黄慢慢从液体变成半固体,心里有点满足——煎蛋这种简单的食物,总能给人莫名的安全感。
十一点半,面条煮好了,捞出来过了凉水,拌上生抽、香油和辣椒油,再铺上青菜和煎蛋,一碗简单的拌面就做好了。我端着碗坐到餐桌前,阳光刚好照在碗里,面条上的辣椒油泛着光,看着就有食欲。吃第一口时,有点烫,我吸着气,把面条咽下去,心里想:还是自己做的饭好吃,比外卖健康,也更合胃口。
十二点整,吃完午饭。碗筷堆在水槽里,我本来想先洗碗,可一想,下午还要上班,得赶紧洗澡。我把碗筷冲了冲,放进洗碗机,然后拿了换洗衣服进了浴室。热水器的水烧得很烫,我调了好几次水温,才找到合适的温度。花洒的水淋在身上,暖意顺着皮肤蔓延开来,把早上的疲惫都冲散了些。我用了上周买的沐浴露,桃子味的,泡沫很丰富,我在身上搓了好久,直到浴室里飘满桃子的甜香,才舍得关掉花洒。
洗澡的时候,我又想起早上背的单词,“dilly-dally”和“procrastate”在脑子里打架,到底哪个更适合形容我今天早上的状态?好像都是。从赖床到看小孩走路,再到中途去洗衣服,没一件事是按计划来的,总在磨蹭。“下午上班可不能这样了。”我对着浴室的瓷砖自言自语,瓷砖上的水珠顺着缝隙往下滑,像眼泪。
十二点二十分,洗完澡,吹头发。吹风机的声音有点吵,我打开手机,放了首孙燕姿的《逆光》,熟悉的旋律响起来,我跟着轻轻哼。高中时最喜欢这首歌,每次考试前听,都觉得充满了力量,现在听,更多的是怀念——那时候的烦恼很简单,无非是考试没考好,或者和朋友闹了别扭,不像现在,要担心工作,要操心家里,连背个单词都要挤时间。
十二点半,拎着包出门。小区门口的便利店开着,门口的音响在放促销广告:“新到的面包买一送一,酸奶第二件半价。”我走过去,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进去——早上的拌面吃得很饱,而且上班快迟到了。地铁站离小区不远,走路五分钟就到。进了站,刚好有一列地铁到站,我跟着人流挤上去,找了个靠门的位置站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