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中年离婚,赌石暴富,前妻后悔 > 第736章 出文物

第736章 出文物(1/2)

目录

正说着,王瞎子拄着棍儿来了,听见这话笑了:“我就说那老槐树底下有宝贝,前儿摸黑过那儿,就觉得脚下石头发凉,准不是凡物。”

日头爬到头顶时,文保所的人果然来了,围着石碾子拍照记录,说要拉去修复展览。村里人都凑来看热闹,张老栓扛着锄头路过,咧着嘴笑:“咱村也出文物了!”

回铺子的路上,马教授突然说:“小林师傅,我想在你这铺子设个展柜,把村民们的老物件都摆进去,标上是谁家的、有啥故事,你看行不?”

林凡愣了愣,随即点头:“太好了!这样大家的念想都能有个地儿搁着,多好。”

“我出钱做展柜!”马教授拍板,“再给每个物件配个小牌子,写上故事,以后这铺子就是咱村的‘念想博物馆’了!”

这话传到村里,家家户户都往铺子送东西。王瞎子送了他爹传下来的铜烟袋,李大爷送了拉断弦的旧胡琴,张老栓送了那只清末的陶罐,连二柱子都把他爷爷的旧草帽挂在了墙上,说:“这草帽挡过日头,避过雨,比新的金贵。”

林凡忙着给物件写标签,王婶帮着擦灰,李大爷拉着胡琴当背景音乐,马教授蹲在地上给每个物件拍照存档。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那些旧物件上,铜烟袋泛着包浆,旧草帽的草茎透着暖黄,连那只裂了缝的陶罐,都像是在笑。

傍晚时,林凡给“念想铺”的门帘换了块新蓝布,王婶绣的莲花在暮色里轻轻晃。他望着满屋子的老物件,突然觉得,这些带着烟火气的东西,比任何稀世珍宝都金贵。因为每一件背后,都是活生生的日子,是几代人的念想,像田里的庄稼,一季季长起来,永远不会荒。

马教授喝得微醺,指着墙上的展柜笑:“以后啊,这铺子就得叫‘念想博物馆’,我给题个字挂着!”

林凡拿起刻刀,在门板上添了行小字:“藏着日子,住着心。”晚风拂过,门帘“哗啦啦”响,像是在应和。

马教授说的展柜,三天就送来了。俩师傅抬着松木柜子往铺子里搬,“嘎吱嘎吱”蹭着门槛,吓得王瞎子直念叨:“轻点,轻点,别碰着我那玉佩座子!”

柜子摆稳当那天,全村人都来看新鲜。深棕色的木头,玻璃门擦得锃亮,层板上铺着王婶缝的蓝布垫,看着就洋气。马教授拿着小刷子,正给张老栓的陶罐除尘:“这得摆在最上头,老物件得有老物件的排场。”

林凡蹲在旁边刻标签,小木板上写着“清末民窑陶罐——张老栓家传,曾装过三十年的老酱菜”,字写得歪歪扭扭,倒透着股实在劲。“教授,您看这样写中不?”

“中!”马教授拍着大腿,“就得这么写,有烟火气!比博物馆里那些‘清代晚期陶瓷器’强多了!”

正忙着,二柱子扛着他爷爷的旧草帽来了,草帽边都磨秃了,帽檐上还打着个补丁。“凡哥,给我这帽子也整个牌牌。”他把草帽往展柜上一放,“我爷说这帽子戴了二十年,从土改戴到分田,见证过大事儿。”

林凡拿起笔,想了想写道:“1950年粗布草帽——二柱子爷爷的‘战友’,陪他种过三十亩地,挡过一百场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