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火力优势学说(2/2)
对于阿斯塔特来说,千米内腰射指哪打哪只是最基本的操作,对他们来说,过快的射速会导致火力溢出,反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战争,打得就是后勤。
战团资源储备终归有限,单兵维度下在任务中能携带的补给也有限,后勤运输效率同样也有限,能得到帝国补给的数量更是有限。
哪怕是禁军,也要考虑后勤问题。
毕竟每一发爆弹的制造成本都极其高昂。
爆弹并非传统子弹,它是.75口径(约19毫米)的火箭助推榴弹,其制造工艺远比传统子弹复杂。
弹壳一般为高级的陶钢复合材料制成,以确保在巨大膛压下不会破裂。
弹头内填充的高爆炸药以及稀有金属穿甲芯都是帝国紧俏的战略物资。
同时,在制造过程中,从熔炼金属到雕刻弹壳上的神圣符文,每一步还都需要技术神甫进行祷文、熏香和祝福。
一枚爆弹的成本虽然看似微小,但是别忘了这可是消耗品。
一场战斗所消耗的弹药往往是天文数字,而经年累月的的小型战斗中损耗弹药日积月累起来,也将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缺枪少弹永远是某些贫穷战团无法承受之殇,而资源紧张更是所有帝国武装的通病。
这就导致从战术到战法,从枪械设计到主流武器占比选造都要基于如此逻辑实行。
毕竟哪怕个别富裕的战团或者势力也没有资格去胡乱浪费,火星神教作为生产方都不敢妄言自己的后勤绝对充沛。
毕竟谁也不知道接下来需要面临的是什么规模的战争。
综上所述,一发爆弹消灭一个敌人才是性价比最高,最合适阿斯塔特的方案,也是他们这些超人战士的战斗常态。
同样,这也是帝国列装的绝大部分主流枪械的设计思路。
但是这支不知名的援军是怎么做的?
开火,疯狂的开火,以至于大部分火力都被盲目的浪费。
大量的爆弹重复杀伤在一个敌人身躯上的情况比比皆是,开枪者完全不顾它已经烂成了碎肉,仍然在继续射击。
还有更多的爆弹则是无意义的炸响在空地上,障碍物上,毫无意义的被消耗掉。
对他们而言,仿佛杀敌是次要的,打光子弹才是最主要的任务。
但这完全是指挥官飞鹰基于现实情况的无奈选择。
重铸使徒们尽管拥有着强大的身体素质,精良的装备,充足的人数,但是面对着永生不死,沉浸战争数百上千年的恶魔们很快暴露出最大的缺陷。
他们的战斗经验十分不足,相互间的战术配合,枪法,武艺、战术意识都十分的稚嫩。
毕竟阿斯塔特们普遍需要训练几十年才算是脱离新兵期,在无尽的战斗中再浸泡几十上百年并存活下来的才有资格成为老兵。
正常来讲,这些阿斯塔特老兵们才是能够与恶魔平等对抗的战力。
毕竟你可以说混沌坏,但是不能说它们菜。
与之相比,‘使徒’们就像是被强行吹起来的气球,空有武力,却发挥不出应有的战力,在近身战斗博弈,小规模战术应用上被甩出好几条街。
雄赳赳,气昂昂出发的‘使徒’很快便被现实打醒,付出了好几名‘使徒’作为代价后,指挥官飞鹰是没有半点执拗,飞速认清了敌我差距,就地转变战斗风格,一改‘狂拽酷炫’的多层级协作的战斗方针,扬长避短,当场洗点,转身就将名为‘火力优势学说’的技能拉到了满级。
于是,这才有了当下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