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集市(1/2)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标志着国家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
宋露白最近没少看报纸听广播,心里一直琢磨着新政策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她们又能做些什么。
卫扬研究完政策后,脑子里有了大胆的想法,待他将想法和书记提了,书记有些犹豫。
“步子是不是迈的太大了?文件刚刚下发,没别人给咱们淌路,要是方向错了,咱们得落下骂名,往后可就不用干了。”
卫扬知道书记的顾虑,来之前就想好了备用方案。
“承包到家庭步子跨的大,那以组为单位承包呢?”
吃大锅饭固然好,但集体劳作的弊端可不小,以组为单位进行承包,也不算是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下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但相比承包到户,又不算极端,还能极大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
卫扬将自己的想法都提了,他在两个团场锻炼过,对农场环境了然于心,知道怎么改革可以促进发展。
书记看着卫扬说:“我快调走了。”
卫扬不语,他叹了一口气又道:“我老喽,其实我是不想冒险了,因为你我都不知道风向什么时候又变了。”
卫扬理解他想求稳。
“那就等…”
“我还没说完,这事是你提出的,咱们开会讨论吧。”
卫扬听得懂他的潜台词,脸上还是露出了笑意,“多谢书记。”
书记笑了笑。
卫扬如今虽然算不上年轻了,但和他们这样的老家伙相比,称得上一句年轻又有魄力,同时他做事情还不失圆滑,很难让别人揪到他的错处,他很看好。
宋露白和卫扬有时会在家里交流一些工作上的事,最近卫扬很忙,经常天黑才回家,有时去了
今天好不容易回来了,吃完饭,宋露白说:“我看了不少报纸和文件,可我们商业局几乎没什么变化,我心里怪不是滋味的。”
卫扬问:“你有什么想法?”
宋露白眼睛发亮的说:“弄别的都有风险,条条框框太多,咱们城里能不能也弄个集市,就像维族老乡们的巴扎一样,从一个星期里选出一天,大家可以在市场上进行自由交易,由我们市场管理处的人和城里联防队的人一起看着市场,肯定出不了岔子,你觉得咋样?”
弄个自由交易市场,大家可以自由买点东西,还能赚点小钱补贴家里,一个星期就这么一天,按照她们制定的规定来,谁也找不出错处。
先开个小口子,要是有反复,就立马收了。
听宋露白说完,卫扬点头说:“可以,写报告吧,会上讨论肯定能通过。”
谁没去维族老乡的巴扎?大家都在那买过生活用品和吃的,况且在这个关口,一个星期就开放一天,谁也说不出什么。
这个提议确实直接就被通过了。
市场管理处的人开始选址,选好位置后又开始布置,搭了简易的棚子,足够容纳两百个人在这里摆摊。
虽然消息发下去了,但第一个星期六的集市上只来了零星十几个人。
来的人还都跟做贼的一样,眼看没什么人,都准备提着东西跑路。
宋露白领着几个市场管理部门的小年轻在周围,眼看又一波人要跑了,几人赶紧冲上去,然后那波人跑的更快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