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客厅里的明朝末年 > 第172章 恋爱禁止条例

第172章 恋爱禁止条例(1/2)

目录

她的心中有不满,也有难堪。

但维持天启留下来的大明江山是她的责任,开封城中艰难求活的乡亲也是她的牵挂。

杨文岳说千万石粮食,千万两白银对于朝廷是难以负担之重,对于方神子却轻于鸿毛。

这话的确不错。

只是,方神子又凭什么要拿出这一根“鸿毛”呢?

当初孙传庭轻而易举拿到了两千万两白银,如今杨文岳数次求见却不得应允,可见方神子心中自有考量。

若是自己贸然前去,只怕也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吧?

杨文岳退去之后,张皇后独自端坐在办公桌后边,心中念头百转,难以决策。

她不怕被拒绝,丢了面子。

只怕事情不成,双方留有心中芥蒂,以后见面将无所适从。

毕竟,按照皇帝的打算,她是要长时间留在新城的,以便做好皇帝与方神子之间的沟通桥梁,嗯,顺便也监视一下孙传庭,以防止他从方神子这里得到太多好处,从而彻底脱离皇帝的掌控。

总之这一切的前提,都需要她与方神子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

至于私情,至于绯闻什么的,那完全属于无稽之谈,她与方神子虽然住的近,虽然时常见面,但确凿无疑,绝对是最清白不过的关系!

‘如果只是市井中人的无聊想象,倒是不必理会,只怕背后会有别有用心之人在推动,目的极有可能是皇帝,有人害怕皇帝得到方神子的支持,从而在朝中变的强势……看来得去一封信给皇帝,提醒他要警惕朝中动向。’

‘还有杨文岳,他现在是着急到了极点,见着一根稻草就敢伸手去抓,到底是做了保定总督,离开中枢太久,忘记那些大人的手段……唉,凭空起波澜,必有缘由。’

张皇后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她在宫中经历过太多斗争,知道这些所谓的流言背后总是暗藏刀光剑影,天启年间,有人造谣她与大臣私通,那是阉党要离间她与天启,一但天启对她有所怀疑,稍加冷落,她就将死无葬身之地。

崇祯初年,有人造谣她与太监对食,那是文官集团见不得她在背后支持新皇帝,他们希望新皇帝是孤立的,没有后援的,这样他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掌控皇帝,塑造皇帝。

至于现在,八成也是文官集团所为。

这些日子易州的官员,乃至府城的官员走马灯似的往涞水县跑,借着视察拒马河码头的名义,借着附近州县支援民夫的名义,无一例外都曾前来新城门外求见,无奈方神子全部拒绝。

如今新城如铁板一块,他们的手伸不进来,自然畏惧她在其中为皇帝牵桥搭线,于是推波助澜,想利用这些见不得人的手段将她逼走,一但她走了,皇帝再想换个人过来扎稳位置就很难了。

实验小学这个副校长是天天能跟方神子见面的,以前他们可能是在观望,也可能是内部派系之间存在争执,总之失了先手。

到如今,只要这个位置空出来,文官集团绝对会不惜代价,迅速指派一个士林领袖过来将之稳稳占据,这个人可能是钱谦益,也可能是姚宗文(浙党领袖)。

张皇后眉头微蹙,白净好看的脸庞带有凝重之色,一会思考着朝中的事情,一会想着要把杨文岳和闵文龚一起提溜过来,要求他们采取措施抑制流言。

脏水泼在她一个人头上,可以。

脏水同时泼到了方神子,这不行!

哪怕去掉这背后七弯八绕的见不得人的目的,张皇后这些日子所听所见,她深知方神子是清清白白的一个人。

他见不得人间穷苦,尽心尽力救济每一个流民,他请潘娘娘降下珍贵的天河水,唯恐村民的庄稼地颗粒无收,他在县城之外设立粥棚,每日里煮粥如流水不断,分发给县里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幼孤寡。

他不曾有一丝贪慕人间繁华,虽然因罪下凡,但他不去南京,不去苏杭,而是坚持留在涞水县这个偏僻之乡。

方神子每日里只关心平民和学校的事,从不摆架子,从来只施舍而无所求,说他好色?方神子身边连个女婢都没有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